由西安市儿童医院承办的2016全国儿童消化内镜学论坛于2016年9月11日顺利召开。中国科教网执行总编辑张艳霞分别采访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胆胰内科主任、内镜中心主任郭学刚教授,上海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教授,西安市儿童医院消化内镜科方莹主任。以下是采访实录:
张艳霞:“2016年中国儿科消化内镜学论坛”举行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本次论坛举办的成功吗?
郭学刚:应该说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临床医学就进入了微创时代,而代表性的微创技术就是消化内镜技术(Endoscopy),伴随着消化内镜的快速发展和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内镜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问,完全可以称之为“消化内镜学”(Endoscopology)。但在国际医学领域来讲,消化内镜微创技术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主要是缘于成年人,所以随后获益最多的也是成年人。而实际上人类最需要微创诊疗的更应该是我们成人的呵护对象——儿童。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在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大国,要更好的实现中国梦就更应该呵护好我们的未来——儿童群体。因此,消化内镜学的微创技术更应该让广大的儿童小患者获益,尤其是我国放开“二胎”政策后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更多的儿童小患者,而儿科医生不可能通过儿童患者积累经验和发展内镜学。这就需要我们成年人的内镜专家对儿科医生进行有效的“传、帮、带”。在今年9月初的全国消化内镜年会上,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张澍田教授倡导成立了“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儿童内镜协作组”,旨在倡导成年人内镜专家要帮扶儿科医生发展儿童内镜学。
就在全国内镜年会时隔一周后,在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的领导和支持下,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陕西省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郭学刚教授会同中华内镜学分会秘书长冀明教授等国家级众多专家一起,联合中华内镜学分会儿童协作组和西安市儿童医院举办了全国首届“2016年中国儿科消化内镜学论坛”,会议包括了儿童内镜学进展的讲座和学术讨论,也进行了儿童患者的内镜规范化操、和微创治疗的操作演示,实现了“大手牵小手,一起往前走”的感人篇章,在西安市儿童医院方莹主任带领的团队有力组织下,会议举办的非常成功。本次“儿科消化内镜学论坛”不仅是国内首次举办,也是国际首创,为国际儿童内镜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张澍田教授称之为内镜学的“里程碑”。
张艳霞:方莹方主任您谈谈当时是怎么想到会有手术导播现场这一环节?出发点是什么?
方莹:消化内镜会议的手术现场转播是成人消化内镜会议最常见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最直接最先进的一种学术交流方式。做为一名儿科消化内镜医生,我经常参加成人消化内镜学术会议,我被这种方式深深的吸引和震撼,一直就想把这种会议模式移植到我们儿科消化内镜的会议上,让儿科消化内镜医生在现场就能学习到最规范最先进的消化内镜诊疗技术。这次学术会议是中国首届儿科消化内镜学论坛,我们一方面模仿成人消化内镜会议,采用学术讲座+现场手术直播相结合的模式;另一方面在会议的每一个环节都安排成人医生和儿科医生共同参与,主持时互动交流,手术时手把手演示,充分沟通、充分互动,对成人和儿科消化内镜医生来说都是一种视觉和学术思想的碰撞,新颖的形式也深深吸引了现场的儿科消化内镜医生,鼓励他们以后大胆尝试开展儿科消化内镜诊疗技术,也极大鼓舞了成人消化内镜医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和儿科医生交流,帮助儿科医生一起给孩子们解决临床问题。在这种氛围下带动儿科消化内镜学的规范化发展,有益于儿童健康。
张艳霞:周平红周教授您好,当时导播现场,您手术时风趣幽默,操作熟练、轻巧,看起来对这一特殊病例非常有信心?
周平红:“贲门失弛缓症”这个病例在其他医生看起来是个特殊病例。但对我来讲,肯定是一个常规手术病例。因为最近几年我对儿科内镜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进行了好多儿科内镜下的微创治疗。特别是对小儿贲门失弛缓症,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手术过程中风趣幽默,当然可以减少观众的紧张感。因为我这个人平时也有点嘻嘻哈哈,可能不太严肃。但是,正真工作起来,也是非常严肃,严肃是放在心里,不是放在脸上。我经常对年轻医生讲,这样的内镜手术台就是你的表演舞台,人要站直了,面带微笑,你面对的是病人和成百上千的同行观众。
熟练轻巧也是我平时勤劳工作的结果。没有平时的努力跟积累,不可能达到目前的轻车驾熟。当然对每个这样的病例都是很有信心,因为做的太多了,对每一个步骤都烂熟于心,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目前这样一个熟练的结果。
张艳霞:方主任您现场导播的这一例患者,是什么病变?选用什么医疗器械?是根据什么选定的?患儿手术是否成功?
方莹:我操作的这例手术是“化学腐蚀性食管狭窄球囊扩张术”,患儿是4岁的女孩 。这种疾病的治疗属于世界难题,这是我们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属于世界级治疗难题。主要病因有两点:一 先天性食管狭窄或者食管闭锁术后瘢痕形成的狭窄 二 化学腐蚀性食管狭窄。本次手术中我们采用的是Olympus290主机,XP290N成人经鼻胃镜,Boston黄斑马导丝,CRE球囊。目前世界上没有专门针对儿科消化内镜诊治的器械,现在我们使用的都是在成人器械里尽量挑选适合儿童生理结构和疾病特点的,我们也希望随着儿科消化内镜学的发展,有儿科消化内镜器械面世。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习并改进了成人食管恶性狭窄的内镜下治疗技术,并把它成功应用于数百例儿科良性食管狭窄的内镜下治疗。这种患儿我们从2004年开始采用这项技术,十多年的时间里从刚开始每年十余例到现在每年近百例这一类的患儿,每位患儿经过多次扩张,安全且有效!这次接受手术的这个孩子是第一次进行内镜下球囊扩张,扩张效果很好,但以后仍需要多次扩张才能达到最终满意的治疗效果,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也将和家长一起尽全力帮助孩子,让孩子最大限度的恢复健康。
张艳霞:您支持这种“现场导播手术”吗?是否会考虑今后内镜手术时,现场导播给患者家属目睹?
周平红:我还是支持”现场导播”的。因为中国地域广大,特别是一些基层医院的医生,他们没有时间和机会参加一些全国性的大型会议。现场导播,可以让他们在家里面看到平时他们看不到的手术,这样对他们日常的工作也有很大提高。但是”现场导播”必须有两个条件,第一,必须要有医生的授权,因为每个操作的医生不一定都愿意把自己手术的过程在没有得到同意的情况下展示给大家。第二,必须得到病人和家属的同意和授权,因为这涉及到病人的隐私问题。
国外的大型会议,也有网上转播,往往都必须要取的医生和病人的授权以后才能进行。另外一点,我不同意病人的家属在网上、现场目睹我们的手术过程。因为我们的手术有绝大部分都是非常平稳、安全,但是有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特殊情况的发生,这些不应该展示在病人家属面前。
张艳霞:儿童医院承办此次会议,对西安市儿童医院有什么意义?
郭学刚:古城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也是实现我国“一带一路”国策西部城市的起点。因此,西安市儿童医院成功承办此次论坛,其意义不仅仅是为陕西人民、尤其是陕西儿童造福,同时也为国际儿童内镜学的发展、为实现“一带一路”的国策和中国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继续办好这个儿童内镜论坛,西安市儿童医院有望籍此发展为为世界瞩目、具有国际水准的高水平的儿童医院,为广大儿童小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