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讯(成媛媛)2016年5月14日,由西安工业大学、陕西省作协、陕西日报文艺部联合举办的严步青长篇小说《龙尾堡》研讨会,在陕西省作协会议室举行。
陕西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黄道峻,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冯希哲、著名评论家李星、陕西日报文艺部主任张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韩鲁华、陕西省作协文学院院长王维亚,西北大学图书馆馆长、评论家杨乐生,西安音乐学院舞蹈系党支部书记、评论家仵埂,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邰科祥等文学评论界代表出席并对《龙尾堡》做了点评。
著名评论家李星说:这部小说写出了人“极端的善”和“极端的恶”,《龙尾堡》的一大收获,就是使这块关中东部土地上的地脉 人气得到了深刻而充分的展现。
著名评论家李国平认为,这部小说在写法上学习了陈忠实的《白鹿原》,两部作品在地域风情、历史背景、思想内涵等方面都有相近或相同之处,然而却也各有特点。《白鹿原》某种意义上属于“历史反思小说”或“新历史主义小说”,文化色彩浓烈。《龙尾堡》是一部关于清末民国这段特定历史的现实主义小说,它的现实性、史实性更为突出,在叙事内涵、创作倾向与写作笔法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
据了解,严步青是陕西省大荔县朝邑人,出版过多部文学作品。他出版的最新长篇小说《龙尾堡》被文化界、出版界认为“迄今唯一一部可媲美《白鹿原》的文学佳作”,《龙尾堡》全书共50余万字,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的古村寨“龙尾堡”发生的故事为线索,通过村里的几个大户严家、郭家、马家等三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反映了关中乃至黄土高坡这片大地上人们的生活和生存状况、民俗风情,呈现出一幅活生生的昔日关中生活画面,再现关中人民近70年苍凉、浑厚而又悲凉的生存奋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