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李伟伟创意 > 正文

科技精准扶贫 紫阳茶乡尝试的开始

李伟伟创意
来源: 标签:科技精准扶贫茶乡 2016-03-14 11:00:08
3月10日,是农历的2月2,俗称龙抬头 ,在物候期上的意思是冬天蛰伏的万物复苏,降雨增多 ,春天切实走来,国家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站长、杨凌华辕生物集团公司董事长武兴战先生,受紫阳盘龙茶业的邀请,来到安康紫阳。
科教网讯 ( 李伟伟  成媛媛 )3月10日,是农历的2月2,俗称龙抬头 ,在物候期上的意思是冬天蛰伏的万物复苏,降雨增多 ,春天切实走来,国家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站长、杨凌华辕生物集团公司董事长武兴战先生,受紫阳盘龙茶业的邀请,来到安康紫阳。此时汉江两岸,春深似海,江水碧透,“桃花未尽开菜花,夹岸金黄映落霞”,然而武兴战先生等人无瑕欣赏曼妙风景,此行肩负使命,一路疾行在科技惠农,普及微生物技术推广的路上。
 
科技产业扶贫  茶乡生态更完美
 
武兴战此行的目的地,是紫阳县盘龙茶业,与董事长孙洪军先生洽谈合作,孙洪军也是一位忙到经常不能按时吃饭的人。两位常年奔波在路上的忙人,在惊蛰这一天相遇携手,注定要撞出火花。武兴战先生,作为微生物肥料技术权威专家,已经成为用生物肥料践行化肥减量化国策的先行者,这是一个当下被高度关注的利国惠农新兴产业;孙洪军先生旗下的盘龙茶业,是紫阳富硒茶产业的龙头企业,中国富硒有机茶标杆企业,以天然富硒,一贯有机化生产,品质至上获得市场青睐,茶园采摘面积已经达到7000多亩,还有大量的在建茶园,随着面积和产能扩大,一个问题随之伴生,在一个产茶区域内,能够获得的天然有机肥料是有限的,如何坚持不使用化肥,将有机化生产进行到底,正在思考破解的方法。
 
有关媒体穿针引线,在神交已久的会面中,两位不同领域的事业强人,敞开心扉娓娓交流,详细地讨论了合作方式、规模及实施技术细节,对接高度契合,未来合作发展的蓝图,已然清晰呈现,以下是一段详细对话实录:
 
武总:我们这个方案,就是运用我们的微生物技术,在茶园所在区域就地取材,将我们研发的有益微生物菌群,植于茶山上的枯枝落叶、农作物秸秆、动物排泄物等废弃物中,教会企业和茶农生产出生物有机肥料,特点是结合茶园土壤特性,变废为宝,同时用于土壤长久的修复保健,高效的菌种,我已经带来,今天就可以在你的育苗温室里做对比实验。我们将为盘龙茶始终保持高品质提供技术保障。通俗地说,将周围曾经所谓的废弃物,以循环经济的方式,干干净净地利用干净。
孙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正因为这片富硒原生态的山水,成就了我们盘龙茶业的优良品质,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茶园不使用化肥,通过你的微生物肥料技术,让这块水土以原生态的方式,完完整整地传承到我们子孙后代手里,公司加大投入在所不惜。
 
武总:我在以前的媒体报道里知道,你一直以产业带动周围茶农脱贫致富,现在又在搞精准扶贫,我很钦佩你担当社会责任的胸怀,我的核心技术,在别的地方也许还会有所保留,在你这儿建个基地后,我将既授之于鱼,又授之于渔,教会使用并毫不保留地指导生产微生物肥料的方法,在你产业扶贫的前面,再加上一层科技精准扶贫的内容。
 
孙总:太好了,根据茶厂实际,我们今年先搞上700亩,做对比实验示范。
 
武总:我们最终的效果就是产品安全、产出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通俗地说,就是让咱们盘龙茶业的富硒茶和富硒食品的生产降低成本、提高品质、公司和当地茶农都能增收,也可以概括为科技引导和支持下的精准扶贫模式。
 
紫阳茶业协会主席李龙安先生,得知这一情况后,向武兴战发出邀请,建议将微生物肥料技术逐步推广到紫阳所有的茶区,他来联系有关后续工作。
 
也许,这应该视为微生物技术在一个新领域的开始,有理想和责任的人,始终具有前瞻性,也始终行进在路上,尤其是在万众创新的今天。
 
孙红军先生感慨的说,今天是龙抬头,他们的企业文化就是龙腾九州福天下,这次的友好合作,应该是新腾飞的开始。
 
生成蝴蝶效应  华辕惠农脚步疾 
 
3月11日,就在武兴战先生带领科技人员,在盘龙茶业育苗基地,指导使用微生物营养液时候,紫阳县代县长陈莲同志来盘龙茶业视察指导工作,不期而遇的邂逅以及随后的了解,陈莲同志对武兴战先生及其在紫阳开展的工作高度欢迎,座谈中,她希望武站长把好事干好,为紫阳的环境友好,产业扶贫,茶业的提质增效多做贡献。
 
武兴战先生及领科技人员还未离开紫阳,就受到了安康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队支队长刘继瑞同志的邀请,3月12日,又是一场富有成效的会面,刘继瑞同志思想超前又高度务实,他认为农产品的安全,光靠他们执法人员在市场上去围追堵截,不是治本的办法,要从源头治理,就是要让农产品的生产做到化肥减量,进而全程无污染,才是根本彻底的治理,他从有关报道中得知了武兴战先生的事业,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也是最科学的办法,希望在整个安康推广微生物肥料技术,他向武兴战一行人推荐了安康的蔬菜种植大户刘红瑞,希望能搞个试点。
 
刘红瑞是离市区很近的天瑞塬村村支书,在他的带领下,这个村子已经成为蔬菜专业村,拥有菜地2000多亩,武总一行的到来让他很高兴,在详细地考察了基本情况和有关设施后,武总当即拍板,就在这里也建立一个微生物技术实验兼培训的基地。
刘红瑞乐开了花,他知道,在高科技微生物技术的指导下,他的蔬菜品质将上升一个新台阶,还能降低成本。
 
3天的工作,似乎印证了蝴蝶效应一个新版本的生成,其实,这也是大气候使然,正召开的两会,关于生态农业和循坏经济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这意味着微生物产业,正在兴起和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武总说,我做的只是顺应潮流,引领潮流而已,应为国人已经意识到,生物农业,才是未来农业的出路。
 
汉江,夜色阑珊,武兴战先生随口吟出:
 
春风又绿秦巴地,  华辕惠农脚步疾。
 
方与盘龙话发展,  又入汉滨建基地。
 
迎来发展大机遇,  教人如何不奋蹄。
 
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微生物领先技术,依循环经济模式,遵国家使命,还大地以完美无瑕”,武兴战先生和他的同仁们,正在中国版图上点点滴滴地清晰地书写。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