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整合医学 > 正文

2名北京科学家当选两院院士

整合医学
来源: 标签:院士北京科学家 2016-01-12 10:59:26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日前公布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两名北京科学家(邵峰、彭永臻)分别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至此,来自北京科研单位的两院院士已增至13人。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日前公布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两名北京科学家(邵峰、彭永臻)分别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至此,来自北京科研单位的两院院士已增至13人。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院邵峰今年只有44岁,是国际知名的分子生物物理学家,他此次当选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在这次两院新增院士中,邵峰是年龄最小的一位,也是现有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67岁的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彭永臻是国内顶尖的污水处理专家,长期致力于城市污水处理及其脱氮除磷理论、工艺、新技术和工程应用,这次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彭永臻 金奖银奖不如学生夸奖

彭永臻是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首席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北京市高校育人标兵,现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作为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他教书育人三十余载,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污水处理行业的技术骨干与管理人才;科研探索三十余载,为污水生物处理的理论创新与技术进步起到了促进作用;工程实践三十余载,为推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先做学生的朋友,再做学生的老师”是他的座右铭。为了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他每周与学生打两次篮球,定期安排聚餐;逢年过节在他的倡导下,实验室总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团队凝聚力和成员归属感。“金奖银奖不如学生的夸奖”,和学生在一起就是幸福,他享受着这种生活。

为实现“将普通学校学生培养成优秀科技人才”的梦想,他对于学生的培养,从研究课题选择,方案制定,进度安排到论文撰写,有着一套独特的“过程控制”方法,在每个环节都亲自把关,并坚持定期与不同课题组进行交流,共同进步。“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高大文在课题研究中多次遇到棘手的难题想要放弃,他每次都在关键时刻对其进行鼓励并一起分析研究,为寻求解决方案常常工作至深夜。

目前,他已累积培养硕士研究生71人、博士研究生48人,大多已在污水处理领域成为兼具理论底蕴与实践能力的行业骨干。

科研中他始终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他提出的应用实时控制实现和稳定短程生物脱氮的新方法,在国内外首次实现城市污水稳定的常温、低温短程深度脱氮,填补了该领域的技术空白。他首次提出的污泥发酵原位耦合反硝化的原创理论与方法,构建“水解酸化-产氢产乙酸-反硝化”的新型生化反应器,深度开发碳源,并实现污泥减量。

他带领团队将污水处理新工艺与智能控制思想融入工程设计,形成一系列专利技术并推广应用到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等地的30余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中,促进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一级A的达标排放,降低平均处理能耗达12%以上。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频道精选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