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与西方话剧同台 小剧场创新建立良性生态模式
小剧场成为年轻人交友新平台
从少数戏剧先锋的实验田到今天话剧艺术一种重要的生存方式,小剧场戏剧不仅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逐渐发展成为年轻人交流、交友的新方式。
为充分了解广大观众对于本次展演的真实反馈,在展演的36场演出现场,主办方均进行了调查问卷。在“观看本剧原因”的调查中,“与朋友约会”成为重要原因之一,而观看小剧场演出的主流群体则是18岁至30岁的观众。
作为调查问卷的实施方,宽友(北京)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建城坦言,对于观看剧目的原因,除了口碑传播,如朋友圈发布信息外,“与朋友约会”这个答案令他意外。“我发现,因与朋友约会而选择观看的剧目,大都是都市题材,或是形式感很强,如《秘而不宣的日常生活》、《催眠》、《幸福年》、《YAO》、《二十四节气》等。”
《浮世三生梦》剧组代表则表示,作为在校生,他们非常珍惜“北京故事”这个平台。虽然,该剧在学校拿过奖,但少有机会在校外平台进行演出。“从学生作品的角度来讲,如果能有其他单位提供制作帮助,对我们的创作真的非常有利。”《浮世三生梦》剧组代表说。
建立良性小剧场生态模式
据展演调查显示,观众对于本届展演内容的满意度为91%,剧场观演环境满意度为86%,票价设置的满意度为88%。观众的高满意度离不开良性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梧桐表示:“‘北京故事’这5届我都参与了,值得欣喜的是,这一届形成了良性的戏剧生态模式,这种模式是组织方、运营方、策划方共同配合的结果。”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小剧场戏剧专业委员会主任傅维伯表示,良性的戏剧生态模式要靠“规矩”来维系。“小剧场戏剧的市场本身很小,所以需要我们的创作者、参与者形成合力,以制度和规矩为约束,共创小剧场戏剧更美好的未来。”
北京市文化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吕先富表示,作品只有多演才能立得住,“北京故事”为好作品提供了演出平台,希望今后能从这个平台中多出精品。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