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民阅读 > 正文

刘结成:用文创兴镇 推动文化资源型城镇化发展

全民阅读
来源: 标签:创兴资源型文化 2016-09-23 10:58:2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提高城镇化水平成为一个重要的国策。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并专门召开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提高城镇化水平成为一个重要的国策。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并专门召开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6年7月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

在这个大背景下,各地政府也在全面加速推行城镇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按照以前城市建设的经验和标准去规划建设乡村,导致乡土文化流失;

2、注重穿衣戴帽等形象工程,对产业发展重视不够;

3、对文化的梳理和传承重视不够,导致乡村文化断层。

近几年来,在对全国几百个乡镇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村镇资源丰富、文化特色明显,结合给地方政府的品牌形象策划和文化产业规划的思考,参考日本“文创造镇”和台湾“社区营造”的经验,可以采用“文创兴镇”的方式对这些文化资源型特色乡镇进行整体改造。

1个核心:以文化为核心

曾经我们以大拆大建的方式,把很多城市的文脉破坏,未来希望不要把这种城市的开发方式移植到农村,去破坏在农村我们还一息尚存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其本质就是要求农村的发展要以文化为核心。

以文化为核心,是要明确特色城镇的文化定位。是在综合考虑现有文化资源、文化和社会发展趋势、地域社会经济状况、市场竞争状况、标杆区域发展等因素的基础上明确城镇未来发展的核心。

以文化为核心,就是以“文化 ”的理念,对其文脉进行梳理、传承和保护,在保持小镇的风貌、风俗的基础上,以特色小镇的建筑、历史、人文和生活样式为核心进行统筹规划和发展,发展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新产业,重塑新文化,建设新城镇。

2个指导思想:传承与创新

在“文创兴镇”过程中关键要处理好“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对地域文化进行全面梳理后,明确哪些文化资源需要传承和保护,哪些可以创新和发展。

在传承和保护上,一方面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重要是生活样式的传承和保护,留住乡愁,另外也要思考怎么创新性的传承和保护,从而与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方式相适应。

在创新和发展上,主要思考用新的技术、新的设计理念、新的思维方式去创新文化产品、拓展产业空间,增强乡情,为城镇化注入持久性的活力。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