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民阅读 > 正文

“时尚文创”让文物活起来 “国宝”走入寻常百姓家

全民阅读
来源: 标签:百姓家国宝文物 2016-09-06 16:26:23
让文物“活”起来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文博机构的共识,而恰逢文创产业的兴起,博物馆借开发文创产品让文物和艺术不断流行起来。近两年来,以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为代表的文博机构在文物衍生产品的研发上颇为用力,博物馆里高大上的艺术珍品与人们日常使用的生活用品、文化

带“国宝”走入寻常百姓家

福如意行李吊牌、大盂鼎餐垫、四羊方尊硅胶U盘、琉璃玉凤项链……在有着“中华文明祠堂和祖庙”之称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一款款文化创意产品成为了公众的“新宠”。假使时间回溯至五六年前,人们在“国博”里能看到的文创产品还只是简单的复制书画、瓷器、铜器等。而今,一款款制作精良、雅俗共赏的文创产品却将“创”字发挥到极致,文物卸去时间的尘埃和神秘的面纱,在公众的生活、审美和需求中搭建起一座文化的桥梁。

而今,开发馆藏文物140余件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1600余款,涵盖贵金属、玉石、瓷器、书画等数十个门类--都是国家博物馆文创产品专业设计团队所取得的成就。以仰韶文化陶鹰鼎为原型设计的香炉,以商周三联甗为原型设计的调味罐,以东汉陶船为原型设计的茶具……厚重的文化转化为轻松时尚的方式传递给大众,不再“正襟危坐”、“高居庙堂”,而是变得轻盈生动,进入寻常百姓家。

针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研发和传播,业界专家表示,文创产品发展的规模化还要结合市场特点探寻模式。而发展文创产品,需要解决艺术授权问题,突破“博物馆资源只能为博物馆所用”的局限。通过将艺术作品著作权等授予被授权者使用,提高艺术品的复制、传递效率和范围,让名画、陶瓷等古典艺术珍品走进千家万户。2016年年初,国博在全国博物馆业率先打造“中国文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计划将馆藏可授权文物的设计版权向全社会公开,通过确权和授权,吸引设计师和投资人。这一做法将让文物在文创产业市场中找到应有位置,通过文创产品最大化地传递文物背后的中华文明。

时尚化的博物馆艺术衍生品

在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示范单位首批入选名单中,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十家单位入选。从家具、贵金属、陶器到手机壳、耳机、便签、橡皮等产品研发,从手机APP、微信到电商平台等新媒体渠道,博物馆艺术衍生品吸引大批粉丝追捧的同时,也普及了博物馆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知识。

让观众“把国宝文明带回家”,且“在使用中了解国宝”,博物馆的“文创生意”在中国掀起一股风潮:恭王府的“福”文化系列产品受到年轻人热捧,年经营收入已经突破7000万元;“朝珠耳机”、“皇帝折扇”、“花翎伞”等来自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走红网络,人们戏言600岁高龄的紫禁城也可以如此之“萌”;湖南省博物馆自主开发的马王堆养生枕系列产品,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为依据,在产品的外观设计、材料、制作工艺、功能原理等方面参照了出土文物中的医简、帛书、帛画等数十年的研究成果研发而成。

截至2015年年底,故宫博物院共计研发文化创意产品8683种,故宫的文创产品销售额也从2013年的6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近10亿元。在此之前,国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展示范围仅限于不足800平方米的馆内柜台,如今已实现产值22亿元。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文化产业被列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对于依赖输血的博物馆体系而言,通过挖掘文物内涵增加自身造血能力也是“钱”景无限,而将文创产品上升到产业层面,更是一条充满探索的新路。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