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蔡骏:小说应更写实 我每部作品均追求突破
蔡骏在接受采访。上官云 摄
“其实,现实中的大部分案件并没有那么复杂。我一直觉得,小说应该更加写实。”出于这种理念,蔡骏的作品在风格上更像欧美悬疑作家,“我前后期作品风格变化比较大,每一部作品也都在追求突破”。
的确,以2011年为分界线,蔡骏之后的作品越来越偏重社会层面。在他看来,作家应该更加关注现实世界、干预现实世界,“我的小说中推理情节也不多,也不会刻意去设置‘诡计’令读者与书中人物处于同样的‘解谜’视角”。
几乎写每一部作品,蔡骏都会事先想好提纲,然后在创作中根据新想法不断调整故事进程,“我的文章,故事的独立性还是比较强的,可能会有同一人物贯穿其中,比如叶萧,但就作品整体来说,还是更想追求大作家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那种感觉”。
资料图:蔡骏。作家出版社供图
现在,蔡骏刚刚完成一部长篇,也在写“最漫长的那一夜”系列短篇小说。他觉得,相较于长篇小说,短篇小说的写作快感更强烈,也更难一些,“你得在很短的篇幅内把事情交代清楚”。
“我一直在写悬疑作品,悬疑小说在国内的市场会越来越大,还有更多空间可以挖掘,但跟国外可能还是会有一点差距,包括读者的阅读习惯在内,还需要进一步养成。”蔡骏分析道。
随着IP的火热,蔡骏的不少作品也有了影视化计划。2016年,由其小说《谋杀似水年华》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对于IP,蔡骏认为,市场、读者基础固然重要,但从影视自身价值来说,作品内容更重要,“改编是否成功,跟故事本身精彩程度、编剧等一系列因素都有关系,并不是大IP改编效果就一定好”。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