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整合医学 > 正文

哈尔滨理工大学刘献礼教授:“工之道,实为本”

整合医学
来源: 标签:教授 2014-06-18 10:08:20
搞科研、带学生、作报告,接待来自江苏等地的客户;有一天,上午在长沙,中午飞西安,晚上飞北京……上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刘献礼,这些天忙得不可开交。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搞科研、带学生、作报告,接待来自江苏等地的客户;有一天,上午在长沙,中午飞西安,晚上飞北京……上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刘献礼,这些天忙得不可开交。

     忙,是刘献礼生活的常态。同事说:“30多年来,他和团队一直围着刀具忙。”博士研究生马晶说:“他太忙了,为刀具行业、实验室付出很多心血。”

    一份执着 瞄准刀具矢志不渝

     “国家发展装备制造业实实在在离不开刀具,所有切削加工都要用。刀具就像机床的‘牙齿’,再先进的机床‘牙齿’不好也没用。”刘献礼这样说明刀具行业对于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性。

    刘献礼与刀具行业的“不解之缘”始于20世纪80年代。自哈理工的前身——哈尔滨科技大学毕业留校后,他和他的学科团队一直潜心研究金属切削理论与刀具技术,一干就是30多年。

    在多年的科研实践中,刘献礼敏锐地注意到硬态切削技术既有切削高效、工艺柔性好、节能等优点,也具有绿色环保的特性,便以此为研究方向。18年的机理与应用技术开发,让他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并获得了2006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除了瞄准科技前沿攻关,刘献礼和他的团队还十分关注为企业服务。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在做国家重大专项重型切削时,遇到刀具问题,第一时间找到了刘献礼。重型切削现场环境差,噪音、粉尘具有危险性,而且切削技术难度大、耗时长。那段时间,刘献礼往返于学校和企业间,最终解决了技术难题。“我们能赢得企业的支持和信任,靠的是刘教授真正为企业一线提供支持和技术服务,实实在在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没有吃苦耐劳精神,是做不来的。”同事姜彬说。

    通过与企业长期合作攻关,刘献礼先后完成了国家“863”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近百项,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10多项,他主持和参与的科研成果相继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发明奖及省部级科技奖励等。

     “我们要感谢老一代哈理工刀具人,尤其是我的导师李振加教授,他一辈子执着于刀具技术,持之以恒,不求回报,我只是沿着恩师的足迹继续前行。”刘献礼说。

    一种担当 科研创新孜孜不倦

    “工之道,实为本”——刘献礼办公室挂着的这幅字,是2014届硕士毕业生胡强赠予的。“老师常说科研工作半点偷懒不得,半点马虎不得,必须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胡强说。

    “有一次测试刀具刃口与切削力影响关系,老师带领我们不分昼夜工作一周,进行了四五百次数据测试。从他身上看到的求真精神,让我在工作中受益匪浅。”博士生何耿煌说。

    在刘献礼的作息时间表里,没有周末或节假日。“为了节省时间,我们经常晚上走半夜到,第二天一早就参加评审会或者学术会议。”2009年留校任教的陈涛,是刘献礼科研团队的一员。有一次,他们三天跑了四个城市,下了几个工厂。“我一个小伙子都挺不住了,可早上回哈尔滨,刘老师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实验室。和刘老师一起工作,有压力更有动力,我们要努力跟上老师的步伐。”陈涛说。

    吴石2010年博士毕业归国,来到刘献礼的团队。“崇尚科学,实实在在、认认真真做事。”刚进实验室,刘献礼对他说的第一句话,令吴石至今难忘。“刘老师给了我们很多机会,让我独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这个团队有刘老师这样的榜样,有踏实做事的氛围,科研人员能实现理想、看到未来。”吴石说。

    一份坚守 扎根黑土落地生根

    曾经两次长时间出国学习的刘献礼,放弃了优厚的待遇,选择回国工作。“听到我们的团队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多,任务非常重时,他舍弃了优厚的生活条件与工资待遇,毅然回国。他的归来增加了我们的力量,保证了国家任务的完成。”刘献礼的恩师李振加教授感慨道。

    “九五”到“十五”期间,刀具行业发展处于低迷期,很多大学选择了新的研究方向,科研院所也纷纷转行。但刘献礼与他的团队一直坚守,依托省里支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时加强企业合作。近年来,随着个人及团队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日渐增强,很多高校向刘献礼抛来了橄榄枝,有的开出高薪,有的提供高职,但他都婉言谢绝了。

    “我是搞科研的,就想踏踏实实做点儿事。黑龙江是装备制造业大省,这里的企业有需求,在这儿有用武之地。哈尔滨理工大学给了我很大的发展空间,这里有我的老师、团队、战友,就像我的家,没有什么比这更能吸引我。”刘献礼说,“我有一个梦想,把哈理工高效切削及刀具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建成业界称道的刀具研发基地,学生学习创新的乐园。”

     从老校长王大珩先生提倡“献身的精神,求实的态度,革新的气质,勤俭的作风,集群的性格,乐观的情操”,到今天大力推崇“诚实为人、踏实做事,崇尚学术、崇敬学者”,哈理工走出了一大批科研教育工作者、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才,在各自岗位上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刘献礼教授身上体现的正是我们哈理工人‘诚实为人、踏实做事’的共同精神特质。”哈理工校长李大勇对记者说。(光明日报记者 孙明泉 特约记者 张士英 通讯员 范德龙)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