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整合医学 > 正文

陕北高原涧峪岔山村里住下个北京人沈为备

整合医学
来源: 标签:陕北高原山村里北京人 2017-02-24 13:09:04
白于山高,涧峪岔深,山沟沟里住下个北京人。老沈的故事三天三夜说不完,他和咱们山里人心贴心……这首名为《十唱老沈》的信天游,出自子长农民之手。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老沈的无尽感激。老沈名叫沈为备,今年75岁,有5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退休前是中国农业银行

    白于山高,涧峪岔深,山沟沟里住下个北京人。老沈的故事三天三夜说不完,他和咱们山里人心贴心……这首名为《十唱老沈》的信天游,出自子长农民之手。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老沈的无尽感激。

    老沈名叫沈为备,今年75岁,有5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退休前是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的一名干干部,在他53岁那一年,只身来到谢子长将军的家乡——革命老区子长县蹲点扶贫,一住就是22年。如今,这里的沟沟峁峁,这里的父老乡亲,都成为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8年时间,他写了20多次

  申请,最终如愿以偿

  1975年初秋的一天,在北京西郊的一个礼堂里,一个在陕北插队的北京知青给知青家长们作报告:“延安的生活十分艰苦,吃不饱饭,有的人家六口人只有两床被子,周总理去了都掉下了眼泪……”

  当时,沈为备是国家财政部的一名干部,有两个孩子在北京郊区插队。听了报告后,他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没有陕北人民,中国革命就不会那么快成功;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沈为备。”

  他的这段话是有渊源的。新中国成立前,沈为备一家吃饭都有困难,兄弟姊妹流离失所,上班不久又患上了严重的肺病,没有能力治疗。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他兄妹才得以团圆,肺病才得到彻底治愈。

  “我已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老区人民还在贫困中煎熬,我必须做点什么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1975年12月26日,沈为备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志愿到延安地区扶贫蹲点,但由于工作需要,他的申请没有得到批准。沈为备并没有放弃他的理想,一次、二次……8年时间,他写了20多次申请。

  1983年9月18日,他终于以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机关处级干部的身份,带着一个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坐上了西行的火车。

  到了延安,当地领导安排沈为备留在市区,他拒绝了,他要去延安最贫困的子长县;到了子长,安排他在县上,他又拒绝了,最贫穷的涧峪岔镇才是他的目的地。

  涧,山间流水的沟;峪,山谷;岔,山分岔的地方。地名就是地形,涧峪岔到处都是涧、峪、岔,山高塬秃崖陡,不长树木,不落飞鸟。

  最穷的宽墕村,全村37户人家,每年到了3月份就断了粮,条件最好的一户人只能是隔三差五吃上一次小米饭。村上20到35岁的青年后生十个有九个娶不上媳妇,贫困让很多农民逃荒在外。

  沈为备第一次走进宽墕村的时候是1983年末。他走访了一个又一个土窑,临走时,又从老乡家里带走了两个乡亲们平时吃的黑色的糠馍馍。

  “这就是老区人吃的东西,他们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我要为他们做点什么。”

  经过40天的调查,1984年的春节,沈为备住在镇信用社的一间窑洞里,利用假期写下了《陕西延安子长县49户农民家庭收支情况典型调查分析报告》,报给中央,提出了18条帮扶陕北老区人民脱贫的建议。这个报告得到当时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经过调查,中央有关部门为子长下拨了15万公斤粮食、200万元无息借款和优惠贷款,减免了农业税。

  利用这些借款和贷款,沈为备为宽墕村农民买回了他们最需要的牲口和化肥。刹那间,整个涧峪岔乡群情沸腾,田间炕头人们议论着老沈,诉说着致富的希望。

  面对这块“失血”过多的土地,单纯依靠国家救济是不能脱贫的。看着乡亲们喜得合不拢嘴,沈为备知道他的扶贫刚刚开始。

  听乡亲们说,附近有的乡种有一种叫黄芪的药材,收成不错,但种子很难买到,老沈四处联系呼吁,从山西省药材公司购进2000公斤黄芪籽。许多贫困户掏不出钱买籽,老沈就跑到信用社,给他们争取到每户20元的扶贫贷款。有的老乡怕种不活,不敢种。老沈从几十里以外,请来一位种了十多年黄芪的致富农民,挨村通知开现场会,传经送宝。

  宽墕村的徐智明,家里生活十分困难,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口缸和几条长凳。1986年,沈为备自己掏腰包帮他买了籽种,种了一亩黄芪,10亩牧草,又送他一头草驴。经过徐智明的努力,没有过多久,日子就渐渐好转了。

  种植苜蓿、苹果,养殖兔子、白绒山羊,四五年下来,在沈为备的带领下,当地群众造林1000多亩,种植果树500亩,草1200多亩,人均粮食由过去的不足100公斤增加到了450公斤。人均纯收入由过去每年不到120元,增加到900多元。

  “不是陕北人致不了富,往往就是那么一点起步资金,难住了陕北汉,扶贫就是要提供给他们一个致富的平台,让他们有条件走上致富路。”

  最穷的涧峪岔群众,想不到

  最先看上了彩色电视

  路难走哎,难走不过白于山,人难活哎,难活不过受苦汉……这悲怆的歌谣,唱出了涧峪岔人的烦愁。

  道路不通畅,乡里的粉条、皮毛和药材无法进城卖钱;城里的化肥、农药和日用品又难送进山里来。

  为了老区人民,沈为备直接给老领导、当时的财政部部长张劲夫写信叙述这里的艰辛贫困,寻求援助。经过他的多次请求,终于得到贷款3.35万元,1984年12月,一辆河北解放牌大客车,开进了涧峪岔。

  通车那天,十里八乡的老汉、婆姨、娃娃像赶集一样涌来,摸着车咧着嘴笑。是啊,他们中间有几个人见过汽车?又有几个人坐过汽车?

  涧峪岔到延安有了直达车,一天往返一次,乡亲们做买卖、看亲戚方便多了。

  车通了,沈为备发现由涧峪岔到高台乡再到横山县的石湾镇之间,有一段10公里的路被山涧阻隔,汽车要多绕120公里,人称“断头路”。石湾镇是当地一个大集镇,修通了这段路,涧峪岔的农产品销售就更方便了。

  为此,1985年3月的一天,天还没亮,地上的冰还没有消,57岁的沈为备就出发了,他要步行去石湾镇看看这个“断头路”到底有没有通路的可能。

  下午5时,石湾镇的干部李治安在石仁坪村遇到了沈为备,“一双鞋子已经成‘泥窝窝’,要不是他腰上挂着个记步器,谁敢相信他走了40公里?”

  晚饭时分,李治安带着沈为备到了石湾镇政府,镇上炒了两个菜招待他,吃过饭他一定要留2元钱饭钱,镇长惊讶地说,“现在还有这样的干部?”但沈为备真真实实存在,而且还为他们修通了到涧峪岔的路。

  凭着一张嘴、两条腿,沈为备八方呼吁。延安、西安、北京,出了这个机关,进那个机关,不知推开了多少扇门,也不知吃了多少“闭门羹”,终于感动了有关部门,8年间陆续得到拨款150万元,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1992年12月7日,子石路通车。

  22年来,仅为发展子长县的交通,沈为备就争取到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的拨款和专项贷款累计7500万元。

  “让老区人民尽快富起来,老区人民应该过得更幸福。”沈为备有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他也相信,过上好日子的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认同这个观点。

  有了这个信念,沈为备求人诉苦从不退缩,凭着一腔热血,他争取各项资金,还修起了金穗希望小学和涧峪岔锡山中学,盖起了涧峪岔第一座楼房——为公楼。

  这座红色的三层大楼,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是为老百姓服务的。1987年8月1日,“为公楼”建成了,同一天服务楼内运输部、百货门市、旅社、食堂、文化站、医务所等服务项目也开业了。

  子长县最穷的镇上有了全县最高的楼房,这引得县城人都羡慕,更让城里人羡慕的是,在他们还看黑白电视的时候,涧峪岔镇最穷的村子宽已经看上了彩电。

  那是沈为备去喀麦隆时省吃俭用买回来的,当时他家用的还是12寸的黑白电视,他却把这台彩电背回了涧峪岔。只要一有空,他就带上几个人,背着电视机和发电机,走村串户放电视。

  宽墕村的薛军,今年31岁。1985年,只有11岁的他第一次看到电视,那是沈为备为孩子们放的录像《西游记》。“全村人都高兴啊,老沈让我们这些娃娃坐在前面,还给我们分糖吃。”

  这些记忆对于农村的孩子多么珍贵。现在,看着沈为备放录像长大的孩子都已经成人,他们与城里人的差距正在一步步缩小。

  回乡奔丧,仍惦记着

  为涧峪岔人寻找致富门路

  今年33岁的高进,涧峪岔镇杨家老庄村人,曾经是一个连饭也吃不饱的农村青年。如今在子长县里开的“红蜻蜓”鞋店,每个月收入4000多元。

  这变化得益于沈为备的劳务输出。1987年,为了安葬母亲,沈为备回了一趟老家——苏州。在那里,他看到了发展乡镇企业的作用。“农民不一定非要靠土地生财,办企业可以让农民富得更快。”

  经过多方联系,1991年,沈为备带着49个穷人家的孩子“下江南”了,送他们去苏州昆山市学习制鞋技术。坐在南下的火车上,他不断地叮嘱这些没出过远门的孩子,“好好学习,掌握了技术我们回到家乡也能办企业。”

  1992年元月,掌握了一定技术的陕北孩子回来了,49名男女,49张自信的笑脸出现在县城里。他们戴着手表、穿着西装,还清了家里的债务,娶了媳妇,还有一些人办起制鞋小作坊。

  这之后,白于山区共有200多名男女青年被沈为备送到苏州、上海等地,学习缝纫、绣花、烹调、家电修理等技术。

  薛玉红,白家山村人,从苏州回来后,学会了做生意,从回收啤酒瓶开始积累资金,到后来成了子长啤酒主要批发商,在子长县城盖起了新楼房,成为拥有几十万元资金的富裕户。

  懂技术的青年越来越多,沈为备知道为涧峪岔办乡镇企业的时机成熟了。1990年,老沈从包头请来技术人员,在涧峪岔办起了汉宫地毯厂;1993年,老沈从上海引进技术设备成立了“陕西宝塔山珠宝首饰厂”;1996年,成立燕马皮鞋厂。

  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1995年,沈为备在延安成立了自己的“陕北宝塔山扶贫集团公司”。集团公司包括了他办起的所有企业,以及“为公楼”里的所有服务项目。

  这是一个非政府扶贫开发企业,全部收入用于扶贫事业。“为公楼”里的扶贫医疗中心、理发店、照相馆等服务项目对老红军、五保户、贫困户是不收费的,全部由沈为备承担,几年来,仅为这些人付医药费就高达5万元。但是,沈为备对自己却很“吝啬”,外出办事吃饭,带肉的菜5元钱一份,他舍不得买;外出住宿,他选最便宜的。

  1997年以后,陕北山区连续遭受了五六年特大干旱和洪灾,使沈为备深深地感到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他多次去北京,为县上争取回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批准的“子长县重耳川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从2000年到2004年,项目总投资已经达到1967万元,共建灌溉水窖192眼,培训科技推广人员2.4万人次。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解决人畜饮水问题起到了重大作用。

  近几年,沈为备还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采用新机制,实施了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南端,两个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化开发示范基地项目。目前,他们正在涧峪岔实验推广赞皇大枣、美国三号苜蓿、加拿大一号苜蓿等;还准备引进外资发展沙棘、芦笋等产业。

  “这里的人不脱贫,我就不离开”

  沈为备在子长扶贫22年,有20个春节是在涧峪岔度过。带着饺子馅,带着面粉,带着他的电视机、录像机,带着他对老区人民无限深情,沈为备冒着风雪,踯躅地行走在山坳里……

  1985年春节,大雪封山。宽墕村的乡亲们聚在村头焦急地张望着,老沈还会来吗?乡亲们猜疑着、期盼着,终于沈为备像雪人一样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雪花在裤腿上结起了冰穗,头上冒着腾腾热气,背上还背着盖得严严实实的录像机,乡亲们的泪水簌簌地落了下来。

  真情换真心,当沈为备为了盖“为公楼”在外面奔波的时候,不知怎么,涧峪岔风传老沈犯了重大错误,上级要将老沈从涧峪岔撤回去,还要给处分,一时间涧峪岔的乡亲们炸锅了,人们义愤填膺,几十名老红军、干部和乡亲联名向农业银行总行陈情,老沈是个一心一意为群众办事的好干部啊!后来他们才知道这是虚惊一场。

  老沈要从北京回来啦,乡亲们自发组织起来,请了唢呐班子,买了镜框,他们要隆重欢迎这位涧峪岔的功臣。那天还下着雨,乡亲们打着雨伞,顶着锅盖,提前几个小时等在路口欢迎老沈,一时间,欢呼声、鞭炮声、唢呐声震天响起来,涧峪岔沸腾了。看着朴实的乡亲们,沈为备哭了……

  “陕北人不脱贫,我就不离开。”这天,沈为备作出了这个决定。2003年,沈为备经过老伴同意,把户口迁到了涧峪岔镇刘家坪村。

  “生活是一个伟大熔炉,你要把整个生命投向他的怀中,让那炉中熊熊烈火,把你锻炼得坚强如钢。我是党的忠实儿女,时刻听从党的召唤,永远向着那生活的远方长征,要像那生命力旺盛的青草,到了哪里,就在哪里扎根生长……”

  这是沈为备在上世纪50年代谱写的一首歌,如今他还在唱。

  为了党的召唤,子女的婚礼、老伴的生日、孙儿的降生……这许许多多值得纪念的日子,对于沈为备来说是一个又一个遗憾。

  “22年来,我们只过过一个团圆节。别人出门都是老两口亲亲热热的,这么多年了,我却是一个人出出进进。”没有埋怨是不可能的,老伴徐淑华一肚子委屈。

  2002年,她来了一趟子长县。这是她第一次到丈夫奉献后半生的地方,涧峪岔的乡亲们像迎接自己家的亲戚一样接待了徐淑华,乡亲们拿出平时舍不得吃的鸡蛋、梨子、红枣招待她,跟她讲述他们的“老沈”怎样知道他们的疾苦,怎样帮他们致富,怎样为他们放电视、拉闲话……

  回到北京后,老伴徐淑华逢人就说:“我们老沈选择去陕北扶贫做得对,陕北人民最可爱。”

  沈为备22年倾心扶贫,不仅得到了老百姓的称赞,而且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1990年,他在“三秦活雷锋”评比活动中被评为三秦学雷锋标兵;1991年,被陕西省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先进工作者;1999年,被中国扶贫基金会、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评为全国十大“扶贫状元”。

  (本报记者 林琳 王天乐 程伟王 海涛)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频道精选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