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让学生发问而不是背诵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学生发问而不是 2012-06-04 09:05:28
1996年的诺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认为大学是创新的发源地,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发问而不是背诵。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在东南大学与师生讨论中国经济发展的创新问题。孙健栋 摄

6月2日,东南大学110校庆之日,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受邀与师生讨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创新问题。其中,1996年的诺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认为大学是创新的发源地,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发问而不是背诵。

 

詹姆斯莫里斯来自英国剑桥大学,他说在剑桥学生如果想要获得高学分,就需要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提交关于这些问题的学科笔记。“对好大学的衡量标准,就是他们提出的好问题的数量。”莫里斯认为大学是发明创造的摇篮,人们都希望更多的高精尖人才能从大学走出,并相信好的大学可以做出原创性的工作。

 

“创新是很难的,这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莫里斯说虽然创新需要做出艰辛的努力,但作为大学的成员需要相信这些发明创造是可以做到的,也要相信自己在深奥的讲义和材料中钻研的能力。“学校需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寻找出最有价值的,并不断挖掘新的研究方向。”

 

莫里斯自上世纪60年代起便活跃于西方经济学界,因为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激励理论研究上的突出贡献,与威廉维克瑞共同获得了199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今年已经82岁高龄的教授虽然已是满头白发,却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锐。

 

“世界需要更多的发明创造以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但创新最重要的还是来自人们本身的好奇心和成就感。”莫里斯认为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物质上的奖励,以保持他们持续创新的动力。他说中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拥有创新的潜质,但却缺乏原创性的研究,可能就与缺乏激励的环境有关。

 

对此,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徐康宁表示,中国谈创新已经谈了许多年,但收效甚微。莫里斯的建议给改变这一状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那就是发挥大学在创新中的核心作用,使教授处于行业的前沿,并使学生也有机会在前沿领域进行探索研究。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