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我要当个诺贝尔那样的科学家”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诺贝尔 2012-06-02 10:43:13
小小年纪,就用灯泡、电线、断路器、电池等制作了“红绿灯”;用塑料瓶、电子点火器、汽油等制作了“自动鸣报器”;用破旧赛车上的电机制作了“小风扇”

少年武越

少年武越

小小年纪,就用灯泡、电线、断路器、电池等制作了“红绿灯”;用塑料瓶、电子点火器、汽油等制作了“自动鸣报器”;用破旧赛车上的电机制作了“小风扇”;在别的小伙伴只知道向大人要钱买饮料喝的时候,他却用家中的食醋,加糖、加蜂蜜、加苹果汁调制出了与商店里卖的味道一模一样的“苹果醋”……父亲武爱民说:“这孩子只要认准了的事儿,就一定要钻研出个结果。看说明书、上网查资料、自己动手制作,是他最大的兴趣。”武越自己也说:“我要当个诺贝尔那样的科学家、发明家。”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想当诺贝尔的中国少年,在他13岁的时候,为搞一项小火箭推进器的发明,会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

这一天,是2012年的4月3日,当他在位于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太行路南侧的安阳市自行车厂家属院10号楼3单元6楼东户的家中,把前一天买来的两种化学原料氯酸钾和赤磷加到一起,轻轻搅拌时,“嘭”的一声巨响,不仅把家中炸得面目全非,也把自己炸晕在了血泊中。一个多月的医院治疗,他的左手不得不截肢,右眼角膜被炸破,现在只有光感,医生说,要恢复视力,除非做角膜移植。然而,对于一个父母双双下岗的家庭,这无疑是一个承担不起的沉重负担。现在,小武越只能在家中静养。

事件发生后,安阳市公安、安监及法律界人士给予了充分关注,深圳一位爱心人士还汇来2000元钱给武越疗伤,然而更重要的是由此引发了世人关于素质教育、科普教育的思想震荡。他们认为,武越事件是一记警钟,应该敲醒中国素质教育的软肋!同时呼吁,人们首先要伸出爱心之手,给小武越移植一只智慧的角膜,为他重新擦亮发明的眼睛;其次,要给予像他这样的少年必要的指导,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探索欲,决不能因为一场谁也不愿发生的事故而从此扼杀掉他们科学探索的欲望!华北水利电力学院教授、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毕雪燕指出:“从这个意义上说,拯救武越,拯救少年,就是拯救中国科学的未来,甚至是拯救科学中国的未来!”

毕雪燕说,这个事件代价惨重,让人很心痛。它虽然是个案,但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教育工作者、科学工作者,都应该举一反三,借此反思我们的教育问题,尤其是素质教育和科普教育问题。

首先,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现在人们关注较多的是奥数、英语、钢琴、舞蹈,各种辅导班、课外班铺天盖地,而对科学的小发明、小制作等很少有人去过问,甚至被当作小孩的一种淘气、调皮、不务正业予以扼杀,更别说适时地给予有益的指导。就武越而言,在试验之前,如果能在专家指导下对试验中可能发生的情况有一定的预测和准备,决不至于后果如此惨重。一些市民说,他们的孩子也对科学发明有兴趣,但苦于没有学习场所,即便是科技馆和发明创造实验班,也多是迫于资金压力等原因而有名无实,孩子们很难在那里学到有益的东西,并且随着学习越来越紧张,升学压力越来越大,一般到小学五年级,就不得不半途而废。中国要在21世纪崛起,最根本的是国家科技实力的积聚,这就需要从现在开始培养一大批科学少年!唯有如此,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未来!毕雪燕希望人们从保护少年的好奇心、求知欲做起,来爱护、培育创新的每一颗种子。

其次,毕雪燕说,经历这样一场变故,她现在最担心的是小武越以及和他一样的“科学少年”难得的求知欲、探索欲因此被扼杀。武越的母亲就曾哭着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太危险了,以后再也不要他这样做了,我只要他健健康康!”毕雪燕说,慈母的心可以理解,但在现实中,科学发明有时是伴有风险的。这一点,小武越自己也知道,他说:“诺贝尔一生有299项发明,一大半是火药,很多次冒着爆炸的风险;爱迪生有2000多项发明,小时候为了知道火的神奇,一不小心还把家里的房子都点着了。”小武越是坚强的,事故发生至今,他不仅忍着剧痛自己没掉过一滴眼泪,反而做“鬼脸”逗悲痛欲绝的妈妈开心,爆炸发生时还拖着自己血肉模糊的双手,用几近失明的眼睛摸到窗台附近大呼“救命”。5月29日,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他还坚定地表示:“我以后还要搞发明,只是少了一只手、一只眼睛,没那么方便了!”这又是何等的勇气!

“小小少年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欲,以及他的坚强、冷静,正是一个科学家、发明家难得的素质,我们决不能因为一场事故而把它扼杀掉!”毕雪燕举例说,白求恩小时候经常把蚂蚁、蚯蚓、苍蝇、蟑螂之类弄到家里切来切去,外婆感到恶心,常常斥责他;而他的母亲不仅没有斥责,还常常帮他捉来蟑螂,这才成就了一个世界著名外科大夫的解剖天赋。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几年前,有一个小女孩把切断的蚯蚓放在两个花盆里,想看看它们如何生长,不料遭到母亲一顿训斥,并愤怒地把花盆扔到室外。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曾对此痛心地说:“母亲这一惊一乍一骂,可能就把一个活生生的科学家给断送了!”

毕雪燕说,小武越已经遭受了身体的伤残,决不能让他再蒙受心灵的重创。她呼吁全社会一起行动起来,伸出爱心之手、智慧之手,点化像小武越这样一批有着科学梦想、勇于献身的少年成长为“中国的诺贝尔”。

毕雪燕还说,对于绝大多数父母来说,宁愿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健康的普通人,也不愿他是一个有残疾的科学家。但是,我们的民族需要这样不畏艰险的发明家,需要这样富有探索精神、敢于探索的科技人才。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在培养下一代方面担负着更大的责任,包括我们的主流媒体和舆论。只有我们更加关注、支持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才能更加关注和关心他们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也才能在某种程度上把他们可能受到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对于我们每一个家庭和个人来说,这种支持与付出也许是微不足道的绵薄之力,但全社会、全民族都来关心、支持这种科学探索精神,那就是一股足以支撑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浩浩荡荡的巨大洪流!

最后,让我们来分享一下记者与武越的对话——

记者:做这么危险的事情,后悔不后悔?

武越:其实也没啥后悔的。为自己的理想牺牲一点也没什么。我记得,外国有个诺贝尔,他在搞发明时,不也经常受伤吗?他为研制炸药多次被炸伤,有一次还差点被炸死。但经过上百次试验,他成功了。

记者:你今后还搞不搞发明了?

武越:搞!就是少了一只手,眼睛也看不清楚,不方便了!(记者 乔地)

《科技日报》(2012-6-2 三版)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