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整合医学 > 正文

北大荒“水稻之父”徐一戎坎坷人生路执着水稻情

整合医学
来源: 标签:北大荒水稻之父 2010-07-16 11:37:30
丰收时节,沉甸甸的稻穗笑弯了腰,在一片金黄色的稻海里,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弯腰捻着稻穗,“老人和水稻”被一起定格在照片里。照片右上角题写着:“坎坎坷坷人生路,执执著著水稻情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丰收时节,沉甸甸的稻穗笑弯了腰,在一片金黄色的稻海里,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弯腰捻着稻穗,“老人和水稻”被一起定格在照片里。照片右上角题写着:“坎坎坷坷人生路,执执著著水稻情!”

  照片中的老者就是被尊称为北大荒“水稻之父”的徐一戎,两句自提诗堪称其一生写照。在黑龙江,徐一戎与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被誉为“北方袁隆平”。

  作为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终身不退休研究员,今年87岁的徐一戎一生痴迷“水稻”研究。自1950年来到北大荒后,他就与水稻结下了一生一世的不解情缘。即使在被错划为右派而被“遣返”回原籍“改造”的23年时间里,他忍受着精神和肉体的折磨,始终没有停止对水稻的科学研究,而在退休后本该颐养天年的日子里,他也依旧执著于水稻科研事业。

  北大荒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冬寒春凉,无霜期短,自古以来就是水稻高产的“禁区”,而徐一戎却穷其一生向水稻种植的高寒禁区挑战,创新摸索出一系列高寒地区水稻增产新技术。

  60多年来,徐一戎沿着实践出真知的探索之路,矢志不渝地致力于寒地水稻栽培技术的科学研究、推广和教学工作,潜心主持研究、推广了多项在国内乃至世界领先的寒地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据不完全统计,1988年以来,仅黑龙江垦区累计推广应用徐一戎的科研成果面积就达1.5亿亩,累计增产粮食600亿斤,结束了黑龙江垦区由于技术问题而导致的水稻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的历史,创造了在高寒地区水稻生产面积超千万亩、单产超千斤的奇迹。

  徐一戎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典型群体的杰出代表,是填补国家乃至世界寒地水稻栽培技术领域空白的杰出人才,他为黑龙江垦区乃至黑龙江省的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和农户致富奔小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突破禁区破解寒地水稻的“哥德巴赫猜想”

  徐一戎以其60多年的持之以恒,每一项创新都剑指禁区和空白。

  徐一戎首次创造了寒地水稻直播亩产千斤的高产纪录,首次提出寒地水稻冷害防御技术,首次提出寒地水稻“三化”栽培技术,首次完成寒地水稻优质米生产技术系统研究,首次提出寒地水稻主茎11叶品种生育叶龄诊断技术模式图,首次绘制出寒地直播水稻亩产千斤栽培模式图,首次编制出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图例。

  这7个突破性创新,成为我国寒地水稻栽培跨越式发展的7大动力,使黑龙江垦区累计推广面积增效90亿元,使北大荒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北大仓”。而徐一戎也在这不断突破禁区的探索中体会着独有的创新快乐!

  北大荒位于我国北纬40°10′—50°20′的高寒地带,在徐一戎到来之前的北大荒种植史上,这里一直以麦豆种植为主,几乎与水稻无缘。徐一戎立志改变这一历史。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徐一戎就在北大荒合江实验农场从零起步踏上了突破水稻种植高寒禁区的探索之路。

  从哪里下手呢?徐一戎发现低温冷害是阻碍寒地水稻种植的瓶颈问题,那么寻找耐寒良种就成为突破口。从此,徐一戎开始了寻找良种的“万里长征”。他四处写信求援,只要得到一点线索,不管百里千里都要登门收集。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宁夏、新疆,一去就是一个多月,一走就是十几个地方。由于走得急,坐车经常没有座位,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有时站着就睡着了。有时困得难受,他就钻到座位底下躺一夜,为此他经常被当做逃荒的农民被乘务员轰来轰去。徐一戎“寻种长征路”走了6年多,行程近万里,收集品种材料近千份,为北大荒寒地水稻开发第一代品种提供了难能可贵的亲本。

  有了良种,那么种子何时种最合适?何时抽穗收获最多?没有资料参考,徐一戎就自己摸索,他每天坚持观察记录,记录气象日记,记温度变化,记水稻大事,并坚持梳理主要数据,每一天他就像一只勤奋的蜘蛛在精心编织自己的网。在外人看来枯燥无味,在他看来却快乐无比!他就像陈景润一样,在用毕生的精力去破解寒地水稻的哥德巴赫猜想!

  徐一戎用7年的时间积累摘录笔记32本、摘录卡片4000多张,摞起来足有1米多高。他在厚积薄发中确立了适合北大荒高寒禁区种植水稻的界限时间,成功掌握了寒地水稻生长期间的气温规律,为寒地水稻的种植提供了翔实的基础数据。他还从1000多种稻种资源里研究试种出了10多个适合北大荒种植的品种。

  1984年徐一戎成功在8亩试验田里使用合江19号品种,创造了寒地水稻直播亩产超千斤的纪录,叩开了寒地水稻禁区的大门。

  良种还需良法去挖掘增产的潜力,此后徐一戎在吸取北大荒垦区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基础上,将国际国内水稻先进栽培技术同垦区实际相结合,组装推广了水稻“三化”栽培等多项在国内乃至世界领先的寒地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创造了1600万亩寒地水稻平均单产1200斤的奇迹,破解了寒地水稻种植的一个个难题。

  60年来,徐一戎时刻追踪国际水稻科技前沿动态,如饥似渴地学习先进的寒地水稻栽培技术,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和创新的勇气,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科研难关。几十年来,他共积累了51本笔记、1282张卡片、251本摘录资料手册,完成科研专著14本,发表科技论文70余篇,总计2300多万字。先后主持研究了20多项科研课题,其中多项课题填补了省、国家乃至世界有关寒地水稻栽培技术领域上的空白。

  九万里路播撒科技火种

  徐一戎对北大荒寒地水稻的重大贡献,不仅仅在于攻克了寒地水稻种植的种种难题,更可贵的是他用毕生精力致力于寒地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实现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零距离突破,让科技第一生产力真正发挥了威力。

  60年来,特别是退休以后,徐一戎每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有时甚至高达200多天在基层度过。有人统计,徐一戎的足迹踏遍了垦区92个水稻场及黑龙江省内30多个市(县),累计培训稻农50万人次,累计在田埂上行走9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两圈多。稻农们都说,在一百个吃大米饭的人里,可能有九十九个不知道徐一戎是谁,但一百个种水稻的人里,肯定会有九十九个认识徐一戎。

  徐一戎的技术推广工作从零开始。为让种惯了大豆、小麦等旱田作物的农户真正弄清楚、学明白寒地水稻栽培技术,他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到各地巡回举办培训班,不厌其烦地对稻农进行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践的技术培训。他不仅讲水稻栽培技术,还给稻农算经济账,描绘发展前景。稻农由最初的不认识、不接受,发展到如饥似渴、争先恐后地学习,他的讲课录音带和录像带,被广大稻农争先传阅。水稻种植户都把他看做是“财神”。

  为让广大稻农能自学到栽培技术,永续受益,徐一戎起五更、爬半夜,投入了大量的心血编辑水稻种植的“傻瓜技术”让稻农一看就会。他与同事编写的《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图历》先后5次印刷,发行15万册,成为国家农业出版社最畅销的一本实用技术书。由他和同时联合制作的《寒地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栽培技术流程》简明挂图,成为垦区水稻种植户人手一份的必备工具。

  如今,87岁高龄的徐一戎每年仍有100多天在基层培训、指导稻农,并毫不保留地把其毕生科研技术传授给了年青一代科技工作者,其科技成果已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河北、内蒙古、新疆等地转化成了现实生产力,成为水稻种植户致富的“金钥匙”。

  倒计时的冲刺

  徐一戎常以“一生一业五件事,全心全意为稻农”描述自己一生从事寒地水稻栽培事业的自画像。这一业就是研究种植寒地水稻,五件事是围绕水稻而学习、科研、推广、育人和写作。他的头脑里深深地刻上了两个字——水稻,在他心里,水稻是他这辈子不离不弃的最美的“情人”,徐一戎与水稻已经融为一体。

  为了这永世的“水稻情缘”,为了培养年轻的水稻科技人员,发展寒地水稻事业,2008年8月8日,徐一戎把几十年来省吃俭用的所有积蓄100万元,捐给所在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用于奖励为寒地水稻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或团队。后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和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又各出资200万元,连同徐一戎捐赠的100万元,设立了500万元的徐一戎水稻科研基金。

  多年来,徐一戎多次谢绝一些单位的高薪聘请,有些聘请年薪高达17万元,他说:“我属于整个北大荒,我的服务平台是整个北大荒的稻田,我不属于某个农场和单位!”

  徐一戎的一个日记本上写着一个大大的“米”字。他解释说:“米字是上下两个八,我今年才87岁,怎么也得干到八十八啊!”

  如今,87岁的徐一戎,虽然腰不弯,背不驼,耳不聋,但他时刻有一种生命进入了倒计时的紧迫感。翻看他最近几年的日记首页,最常见的就是“争夕阳,补朝晖”!他在向生命的终点发起倒计时冲刺,他希望在有限时间里多做事。

  如今,他正抓紧一切时间整理现有的资料,希望编辑一部解放以来的北大荒垦区水稻发展史,为后代留下宝贵的资料。

  心系水稻,徐一戎还希望能多下基层,多走入稻田。今年6月初,哈尔滨出现了罕见的高温,从6月2日第一天超过32摄氏度开始,徐一戎就睡不着觉了,惦记着高温对水稻的影响,6月4日,他来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希望提点建议,恰好碰到了总局隋凤副书记,隋书记详细记下了徐老的建议,并立刻给基层发文提前预防。此后高温继续攀升,甚至接近40多摄氏度,这是徐一戎从事寒地水稻研究60年来从没有遇到过的独特情况,徐老坐不住了,在6月17日至23日,顶着烈日连续走访了9个农场,记录下了详细的数据,他要把这些数据放到自己正在编辑的水稻史中,为日后的研究者积累第一手资料。

  近几年,考虑到徐老80多岁的高龄,很多农场虽有心却不敢请徐老下基层,而离不开水稻的徐一戎急了,他就主动写了个小纸条放在口袋里,上书“我是主动来的,不是请来的,出现任何事情我自己负责。”小小纸条折射出水稻之父心灵深处的光辉。

  7月10日,记者在徐一戎家翻看他装满了一书架的日记和资料,其中一首他自己填的词令人读来感慨万千。

  “浅步人间古稀年,红褪腮边,白染鬓边。遍尝苦辣与酸甜。喜在眉尖,苦在心尖,半是农民半是仙。血写真言,汗洒田间,还将老骨还稻田。播个秋天,长个春天!”

  春华秋实,一年又一年,北大荒的稻田里秧苗分蘖了、结实了、黄熟了,微风吹过,留下醉人稻香一片……

  (科技日报哈尔滨7月15日电)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