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整合医学 > 正文

杜成义:书而为民

整合医学
来源: 标签:成义为民 2010-04-20 20:35:43
文/汪晟

文/汪晟

    
   杜成义,陕西米脂县人。一眼望去颇似毛泽东主席,为人豪爽,善饮酒。
走进他的办公室,迎面一个很大的桌案,桌子左下角放着一个按同比例缩小的毛泽东铜像,器宇轩昂,中间还放着几个他的得意之作,铜版的篆刻印章。当然最引人瞩目的还是那一叠厚厚的宣纸,一块旧墨,几支毛笔,一个砚台。杜成义平时无论是批阅文件还是传达意见,都喜欢用毛笔说话。工作之余,无论心情如何,或者排遣郁闷或者抒发愉悦,杜成义或者大笔一挥或者蝇头小楷慢慢书写,总能起到怡情养性的目的。这也许就是杜成义喜欢这一方大桌案的缘由吧。

蒙荫家传习书法

   
    每个人喜欢一件事情,都不是没有原因的,杜成义能够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书法也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的。大概在杜成义8岁的时候,就开始了自己的书法启蒙之路。那时候杜成义还很小,不太识得字,但是看到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觉得很有美感,就想自己如果有一天能够写出这样的字该多好。这些小楷出现在一本泛黄的旧笔记本上,这个笔记本的主人是杜成义的爷爷,杜成义的爷爷这个时候已经去世很久了。说起爷爷,杜成义自己也没有见过,爷爷是榆林师范学院的教师,写的一手好字,只可惜在33的时候就英年早逝了。
    虽然爷爷从来没有指导过自己练书法,但是杜成义却深深的被爷爷的字迷住,于是闲暇时间就拿来临摹。久而久之,不见其人,却得其神。小小年纪的杜成义就明白作为一个中国人,不懂得书法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因此在小学的时候就练习写大字,刚开始的时候还用方格纸来套,到了初中已经完全的脱离了方格纸,写起字来天马行空,已经是整个县最好的了。年纪稍长一点之后,就不仅仅练大字,而是整篇文章的写,这对杜成义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这时候的杜成义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为公社的宣传工作服务了。

唯一的书法老师


    杜成义性情豪迈,说话也是快人快语,但是如果你问他的书法老师是谁,他就说不上来了,非要他说一个,他就会说是碑林。的确,杜成义1970年开始系统地学习书法的时候,他就一个人整天的泡在碑林里。起初是临摹柳公权的碑比较多,一般人对柳公权的《玄秘塔》推崇备至,杜成义却偏偏喜欢《神策军》,虽然这块碑已经遭到多处破坏,只有40多个字了,但是杜成义喜欢。
 
如何接触书法理论
杜成义认为,即使是40个字,如果你仔细揣摩的话,它是会有无数种变化的。“不论其形如何,得其神足矣”,这是杜成义最推崇的一句话,其实也就就是一种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杜成义用的炉火纯青,并且受益一生。
临摹了4年之后,杜成义就得出了一个结论,“三分练,七分思”。 练的是“形”,思的是“神”,只有合理的处理好二者关系,才能够做到内外兼修形神兼备。他并不主张每天练习很多,但一定要观察要思考,要搞明白自己练的到底是什么。对于一些人过分的迷恋名家的字这一现象,杜成义认为不应该这样,名家的字固然是好的居多,但也有不足之处,必须区别对待之。

 

年轻人怎么学书法


    常常会有一些年轻人看到杜成义的字很是惊叹,就向他请教怎么学习书法,杜成义哈哈一笑,总能讲出点东西来。首先有一点就是要向高手学习,一开始就能够有一个很高的起点,这对于年轻人来说尤为重要。例如临摹《兰亭集序》,其中就以唐贞观年间书法家冯承素版的最为经典,因为冯承素曾经见过《兰亭集序》的真迹,时评其书“笔势精妙,萧散朴拙。”
谈到自己的临摹之路,杜成义说自己是25岁就开始广泛的看帖,并不拘泥与唐楷、魏碑之间,通过大量的看帖、观察和思考,得出自己的思路,写出来当然就是自己的风格了。

杜成义谈传统文化


    书法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酷爱书法的杜成义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也有自己的想法。杜成义并不仅仅关注书法的变迁,对于历史文化也有强烈的关注度。他注意到几百年前当工业革命爆发的时候,这是一次技术的革命;二战后是信息革命的爆发,这是一次信息的革命;现在无疑已经到了文化革命爆发的前夜了。前两次革命中国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赶上,因此落后了。现在文化革命的时代,正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大展身手的时代了,中国拥有灿烂的传统文化,我们必须要继承发扬。文化这是一个统领人们思想的利器,占领了文化领域的话语权就是占领了精神世界的制高点。因此在这次文化革命大潮来临之际,我们不能忘记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忘记我们的世界瑰宝——书法。

杜成义谈书法


    书法不仅仅在于写,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欣赏也很重要。如何欣赏书法,杜成义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书法欣赏是一件难事,因为它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审美标准。但也不可否认,它有一个相对的审美标准,这个相对的审美标准,是品评衡量一幅作品成败得失的尺子。那么这个相对的标准是什么?古人讲:“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就是说书法作为一种艺术,重在有神采(一般人讲精、气、 神)。要表现出神采,必须有“功”和“性”的结合(功就是指功力和技巧,即指按照一定的法度对点画线条、间架结构、章法布局等驾驭和把握)。“性”即性情、风格、意趣、情操、学识、修养和情感等。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一种技巧很强的艺术,即便是绝顶聪明的人,也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和功力的积累,才能熟练的使用毛笔,才能把自己的艺术个性表达出来。
    狂草在一般人看来,更是神秘莫测,阳春白雪的。杜成义认为,狂草是行草之上的一种书体,是书法的至高境界。狂草是在具有深厚的楷书功底基础上,近而行、近而草所形成的狂草书法。如何欣赏狂草,杜成义有以下一句话可以概括“点线苍劲有力,结体变化万千,行笔荡气回肠,章法山高水长,整幅贯气通达,藕断丝连有乐感。”
    至于如何写好狂草,杜成义更是用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选笔宜长锋,楷体有外功,行笔似龙腾,主笔浑有力;连笔纵横行,直画不死板,慢行如爬沙,快笔如奔马;运笔最关键,转弯不宜粗,丝断有接处,中锋骨肉满;主侧相互配,章法布局好,金珠落玉盘,银线串成器。

    杜成义四十年来孜孜不倦的在追求书法的道路上行走,从来不曾放弃过。先事书法、后涉绘画、再致篆刻,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几近四十年来于书画印者领域上下求索,不断精进,始终将作品思想艺术的深度表现视作回馈社会、助力工作、愉情悦性的精神雨露,于书画中饱含对生活、对工作、对社会的责任与关注,洋溢着对故土的钟情与热恋。
不过,杜成义和其他的一些书法家、艺术家沉迷于道教、佛教等士大夫闲适情趣的情况大为不同,他一生都是在为了人民而书写,为了祖国的明天而挥毫泼墨。

(稿件来源:《陕西房产》广告杂志,2010年3月出版)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