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玛眼科林顺潮教授说:用善的眼睛看世界
2013年,山西一名正在家门口玩耍的6岁男童,被一外地口音的妇女骗走挖去双眼,此事一度引发举国关注。也是从那时起,深圳一家名叫希玛林顺潮的眼科医院进入公众视野,正是这家医院,为受害男童提供了爱心救助。如今,康复后的男童正在武汉一家盲校学习文化知识及器乐等,并参加了合唱团,每逢假期还会回到深圳复查。
前不久,深圳市卫计委通报了2016年全市医疗行业服务公众满意度调查监测结果,深圳希玛眼科在四个季度的调查中始终稳居榜单前列,获深圳市2016年全年社会办医疗满意度第一。一家民营医疗机构脱颖而出拔得头筹,受到各方关注,这家曾经因为爱心被人们记住的医院,如今又用实力赢得了尊敬。
近年来,在新一轮医改推动和促进下,我国民营医疗机构在数量上实现了井喷式的发展。特别是国务院将大力发展社会办医列为2015医改七大工作重点之一,民间医疗产业由此进入了发展快车道。相对于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的优势是融资渠道较多,所有权明晰,利益清楚,管理灵活,但也存在不少亟待改进和提升之处。
医者仁心,治病救人的医疗服务行业可以且应该遵循市场规律,但其本身却带有浓厚的公益色彩,这也决定了即使是民间医疗机构,亦不可唯利是图,从这个意义上讲,希玛眼科医院“仁心”与“成就”之间,正闪现着某种内在的逻辑关联。
过去深圳一直有种说法:医疗水平与城市发展不相匹配。这些年来,深圳在提升城市医疗服务水平方面下足了苦功,大手笔、大规模地推动“三名工程”,尤其是发挥毗邻香港的优势,吸引港医北上。港医在技术与服务上与国际接轨,文化上和内地一脉相承,更容易化解各种“水土不服”。
在屡获殊荣之后,希玛眼科的港籍医生曾对媒体表示,坚信只要严格遵从医者的良知,坚持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依法执业,并积极主动融入内地的医疗体系,就一定能获得内地患者的认可,并最终取得成功——“良知”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是港医成功的秘诀,也道出了医疗机构的立身之本。
希玛眼科院长林顺潮的表述则更为感性:“我开医院的目的,不仅是治病,还要传播爱心;我们不是在治一个人的病,而是在治一个患病的人。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做,一定会有回报的!”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医院也好,医生也罢,以患者为念,怀仁心行医,方能行稳致远,也必将赢得未来。正如希玛眼科的理念所言:施比受有福,要用善的眼睛看世界。中国的医疗事业,尤其是民营医疗机构,需要更多“善的眼睛”。
(注:此文属于科教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