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长安阎良环境监测站造假再调查 布条"锁"门 随意靠近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阎良监测站布条 2017-04-17 09:48:30
4月11日,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查组向陕西省委、省政府反馈督察意见指出,西安市长安区、阎良区相关人员环保底线意识不强,人为干扰国家空气质量监测子站正常运行,对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实施造假,造成恶劣影响。

事发几个月后 两高司法解释颁布

长安、阎良数据造假案人员如何定罪?2016年12月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颁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十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针对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实施下列行为,或者强令、指使、授意他人实施下列行为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的规定,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论处:(一)修改参数或者监测数据的;(二)干扰采样,致使监测数据严重失真的;(三)其他破坏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的行为。重点排污单位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排放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同时构成污染环境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从事环境监测设施维护、运营的人员实施或者参与实施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干扰自动监测设施、破坏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等行为的,应当从重处罚。

数据造假,但真实的数据是多少?以3厘米大小的棉花堵塞,影响的后果严重到何种程度?这些都是争议的焦点,也是案发一年仍未开庭的主要原因。

环保系统的官员在谈到涉案人员时称,最终无论检察机关如何起诉,法院如何判决,他们个人都是咎由自取。但他们的违法行为,却无意中推动了全国环境保护的法制进程。

监测仪器防护措施令人忧

长安、阎良事件后,国家直管的监测站当地环保部门不再参与运维,权利上收国家,完全不受地方干扰,由第三方来运营,避免和当地环保部门发生联系。现在这些国家直管的监测站又是什么样子?

近日,记者相继再次来到长安监测站和阎良监测站。

长安监测站在一所大学的动力大楼上。这所大学有上万名学生,学校大门是敞开式的,进出车辆及人员没有阻拦不用登记。监测站对外称建在动力大厦上面,其实就是学校水电班的机房上。水电工们使用一层平房,监测站在楼顶上面加盖的一层上面。水电班机房出入人员杂,陌生人进入更无人问津。记者可以随意出入,通过楼梯爬到楼上,如果记者愿意,可以很轻松地近距离靠近监测站。如此的保护措施令人担忧。

阎良区的环境监测站地处一家废工厂,门卫有时有人有时无人,因为工厂闲置多年,厂子里杂草丛生,车间及办公楼破破烂烂,长年失修,门窗严重变形,无法关严实。

记者走进院子,来到闲置的办公室。一层厚厚的灰尘,能留下清晰的脚印。走到三楼时,一块蓝色的牌子上写着“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城市站,日常运维工作由运维公司负责,非运维人员一律不得进入站房、采样及相关设施区域”,落款是环境保护部,时间2017年1月1日。

楼顶安装监测仪器房间的大门由两扇木门把守,木门上面的锁子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两扇门是用一块破布绑着。记者用手轻轻一推,布断门开,如此重要的监测设施,如此脆弱的防护令人唏嘘。记者轻松走到楼顶,如果记者愿意的话,只要再跨几步,便能用手触摸到所有的监测设备。

一个是敞开式的大学校园,一个是废旧厂房,空荡荡无人。两个场地根本谈不上安全管理和防护,社会闲杂人员、无业人员或其它图谋不轨的人员,破坏起来实在是太容易。作为国家重点的监测站,肩负着重要的监测职能,如此安全防范实在是令人担忧。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