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广东倾力惠民生 百姓“获得感”倍增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惠民广东百姓 2017-03-14 17:45:38
来自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的覃春辉对粤北山区的交通问题深有感触。“随着二广高速等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使用,粤北山区的出行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路宽了,返乡创业的人也多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也有了增长。”覃春辉介绍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注重民生、保障民生,奋力铸就大国民生改善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全面小康,民生为先。在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在审议时,有个共同感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恰恰就是不断破解民生难题的过程。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广东扎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覆盖面,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让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如何让百姓更好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红利?如何“兜住底”“补短板”,解决最基本、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在粤全国人大代表纷纷围绕民生保障的热点问题建言献策。

  ■代表热议

  让困难群众生活有奔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特别是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面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民生需求,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系教授雷晓凌表示,近年来国家在民生保障方面的支出不断提高,每年都能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今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还讲到“县级政府要建立基本生活保障协调机制,切实做好托底工作,使困难群众心里有温暖、生活有奔头”。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范冬萍也表示,近年来,中央财政积极推进各项民生政策,在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合作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方面不断提高保障标准,不断扩大保障范围。

  “目前广东已成为全国参保缴费人数最多、社保费征收总额连续多年在全国名列前茅的省份。”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局长吴紫骊表示,自从由地税部门征收社保费以来,广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征收社保费由2000年的149亿元增至2016年的2783亿元,累计组织社保费收入超18722亿元,年均增长20%;实际缴交“五险”人数由1999年的500万人增至2016年的2263万人。

  “村里的路顺了,电通了,村民富裕了,生活更顺心了。”全国人大代表、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镇山联村党支部书记何桂芳对身边的民生变化看在眼里。

  “这些年,群众们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全国人大代表、清远连山壮瑶宝生态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覃春辉说,前不久,广东明确2017—2019年,广东各级财政安排500亿元,投向粤东西北地区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改善基层服务模式等,特别是县级医院建设、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和妇女儿童医疗机构建设。她对此感到兴奋,“基层卫生能力实现根本性提升,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好医生了”。

  多措并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让老百姓享受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孩子们有更好的成长环境,围绕这些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从广东到北京,人大代表有备而来。

  广东发展、环保、食品药品监管、人才引进、道路规划等,只要跟民生相关,都是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中山纪念中学原校长贺优琳关注的方向。每年他都会围绕这些重点,不断地调研走访。贺优琳建议,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地位,规定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的责任。他还建议政府加大学前教育投入立法。

  医疗水平的提升是全国人大代表、梅州市人民医院原院长林新华关注的问题。林新华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了医疗改革的新趋势、新亮点,分级诊疗、家庭签约服务等新提法十分振奋人心。“目前梅州已开始试点分级诊疗、家庭签约服务,相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相关目标后,会进一步推进政策的实施”。

  他建议开放大专院校小儿科专业,从源头上培养人才。同时提高相关科室专业技术人才到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县的补助标准,对医疗技术人员下基层形成吸引力。他还建议改善基层医疗机构产妇儿科的服务水平,在设备和人才、技术等方面对基层医疗机构予以支持,实现就医分流。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成为人大代表们关注的问题。

  今年“两会”,何桂芳带来了加大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的建议。“现在推精准扶贫,建议国家结合各地实际,增加各地美丽乡村创建村指标,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何桂芳建议,采取国家、省、市财政配套的资金分配模式,解决地方财政紧张问题,支持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

来自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的覃春辉对粤北山区的交通问题深有感触。“随着二广高速等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使用,粤北山区的出行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路宽了,返乡创业的人也多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也有了增长。”覃春辉介绍说。

随着高速公路的梦想已变成现实,粤北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如今又有了新的憧憬。覃春辉建议,加快推进粤北少数民族地区的铁路建设步伐,进一步优化粤北山区的交通条件,使广大少数民族群众能够尽快实现小康。“建议韶柳铁路能够尽快开工建设,广清怀高铁能够尽快列入国家规划”。

全国人大代表、梅州大埔县桃源镇新东村党支部副书记邓振龙表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收益,建议加大投入建设农村边远地区水利设施。

邓振龙建议,要强化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责任,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高度重视兴修农田水利工作,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建设好、管理好农田水利设施。同时,要建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制订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规划,统一协调标准农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特别是边远山区农田水利设施等建设项目实施,提高各类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造福农民。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惠来粤东电力燃料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黄丽蓉则建议,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基层,着力补齐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引导更多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让更多符合农村需求的文化精品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让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