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民阅读 > 正文

世遗名录,下一个谁进?——陕西申遗观察之一

全民阅读
来源: 标签:陕西名录申遗 2016-08-29 12:05:13
秦风古道王朝土厚,陕西历来以拥有厚重的文化历史积淀而闻名于世。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璀璨夺目的文化遗存,成为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见证和民族精神的载体,其丰富性、完整性、至高性特点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通向世遗,秦直道无阻?——陕西申遗观察之三

“走过关中平原,翻过子午岭山脉,越过黄土高坡,穿过毛乌素沙漠,驶入内蒙古大草原。”这条世界历史上第一条军事高速公路——秦直道,自修筑之日起,就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使命,上演着一幕幕动人心魄的故事。它所延伸出的不仅是一条物质的道路,更是人类探索、崛起的精神道路。

秦直道遗址

2006年秦直道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直道,和古代中国千千万万条道路一样,成为串联古老文明的重要交通纽带,勾勒并拓展着中国的地理版图。

秦直道,又和古代中国千千万万条道路不一样,它带着秦人的古老印记,成为历史最久、所经地貌最复杂、筑路难度最大的一条军用高速公路。

曾经,在这条古老道路上,我们的祖先走过艰难的历程;如今,与千年古道对话,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那深藏于夯土之中的历史和文明,而这一切既与中国有关,也与世界相关。

秦直道,世遗缺项

长城、兵马俑、阿房宫与秦直道在同一时期诞生,长城、兵马俑早于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而秦直道的人文和艺术价值还鲜有人知,世遗里没有秦直道难免少了颜色。

“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世界高速公路的鼻祖,也是迄今为止保存得比较完整的世界上最大的古道遗址。”陕西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徐伊丽说,“它比世界最早的高速公路——德国境内的波恩至科隆的高速公路早2144年,比著名的罗马大道宽3倍-8倍,长10倍。”

前212年,秦始皇在新设立的九原郡巡视时,深感防范匈奴的难处在于粮草和后援,于是命令蒙恬修筑直道。秦直道简直令人难以想象:它最壮观的在于途经的山地大道几乎都在山脊行走,所过之处至今依然地势险恶、人迹罕至,工程难度可想而知;这条从山脊绵延出去的直道,为后人在辽阔复杂的地域内留下了从咸阳至漠北九原郡最为捷近的道路。然而,充满悲剧意味的是,秦始皇第一次来到这条他寄予厚望的道路,竟然是自己的遗体被篡权的胡亥、赵高运回咸阳。

孙皓晖先生在《大秦帝国》一书中写道:“秦人秉承周文明,而周人有过一条已经湮灭的直道。《诗·小雅·大东》歌云:‘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唱的便是这条古老的王道——路面像磨刀石一样光洁,路线像射出去的箭一样笔直,何其令人神往也!”

    长城、兵马俑、阿房宫与秦直道在同一时期诞生,长城、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二者早于1987年12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而秦直道的人文和艺术价值还鲜有人知,世遗里没有秦直道难免少了颜色。”徐伊丽感叹,“人类文明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道路的开辟。似乎,有人的地方就有路,有路的地方就有历史,有历史积淀的地方就会有科技、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这位专注于秦直道研究十余年的民间人士,与秦直道接触越多就感触越深,每次踏上秦直道都有沉甸甸的使命感:应该让世界了解秦直道,这是对文化的尊重,更是对人类自我发展的认识。

这条最初由秦始皇为征服北方匈奴而专门修建的一条战备“高速公路”,它虽是发生战争最频繁的道路,但远远超出战争的范畴,尤其在汉代以后的商贸往来、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等方面的价值都在显现。千年古道,世事沧桑。两千年前曾经金戈铁马、熙熙攘攘的秦直道,如今却静静地躺在那里。

七百公里,多少往事

秦直道,又可谓一条“能文能武”的道路。这里曾留下出使西域的张骞的足迹,也有昭君出塞千年传奇。时至今日,直道沿线还有许多关于王昭君的美丽传说。

“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合今700多公里)。”这是《史记·蒙恬列传》中对秦直道简略的记载。从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到甘泉(今陕西淳化),这条世界历史上第一条军事高速公路,自修筑之日起,就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使命,上演着一幕幕动人心魄的故事。

公元前215年―公元前213年,蒙恬统帅秦军主力三十万,从上郡北出,大举进攻匈奴。秦人为马背部族,同时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重装步兵和骑兵,此战自然毫无悬念。“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度弯弓而抱怨。”前210年,秦始皇帝驾崩于赵武灵王被困死的沙丘宫。一支充斥了阴谋和魑魅魍魉的队伍从九原出发,走在尚未竣工的直道上返回咸阳,秦耗费数百年创立的帝国几年后便轰然倒塌。

令人唏嘘的是,有汉一代,充斥着对前代秦之“暴政”的批判,但汉武帝击破匈奴,促进民族大融合的功绩,却与秦直道密不可分。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西汉时期,秦直道终于完工。公元前119年,卫青和霍去病率军14万人,经直道,出定襄、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自此,以残暴和狠毒著称的伊稚斜单于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单于遁逃,漠南无王庭”。再加上“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的感慨,秦直道这支“矛”,结戳破了妄图凭借暴力与掠夺横扫天下的人的黄粱一梦。

秦直道,又可谓一条“能文能武”的道路。这里曾留下出使西域的张骞的足迹,也有昭君出塞千年传奇。时至今日,直道沿线还有许多关于王昭君的美丽传说。东汉末年,蔡琰在战乱中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于匈奴人。在曹操的施压下,匈奴放归蔡文姬,她沿着直道回到中原,写下《悲愤诗》等名作,流传甚久。

东汉时期,窦固、窦宪彻底击破匈奴,匈奴的最后势力西迁,压迫到了罗马帝国周边的蛮族,间接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而留下来的匈奴人,和汉民族友好相处、通婚。现代的刘姓、呼延姓等都流淌着民族融合的血脉。有盾无矛,盾之焉在?止戈为武,秦直道作为利刃,最终依然承载着和平、融合的使命。可以这样说,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沿秦直道而去,它远行千里,不仅征服了中国人,而且延伸到中国之外。

通向世遗,如何提速

2016年7月,国家文物局对《关于加强秦直道遗址保护利用的建议》进行了回复。《建议》里写了要推进秦直道基础研究,推进秦直道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没有哪一条道路,像秦直道一样承载这么悠久的历史;没有哪一条道路,像秦直道一样有这么深邃的内涵。在这条路上,回响着嗒嗒的马蹄声和动人的歌声,有着古老文明的沟通、交流、碰撞,马背部族、农耕文明、游牧民族的各种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生活方式都在这里一一呈现。

2006年5月秦直道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对秦直道富县桦树沟口段的考古发掘荣获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6年7月,国家文物局对《关于加强秦直道遗址保护利用的建议》进行了回复。《建议》里写了要推进秦直道基础研究、推进秦直道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强秦直道旅游资源保护。这也正是我们的真实想法,希望它和长城、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一样,早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徐伊丽说。

在这条交通大动脉上,有秦汉时期的宫殿、城址、兵站、关隘、烽燧等遗址及墓葬百余处,每一处都令人倾心。作为极具“突出普遍价值”的重要线形文化遗产,秦直道遗址已经被陕西省文物局纳入《陕西省申遗工作规划》,并经陕西省人民政府审核通过。

把秦直道推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条伟大道路上的丰富意义,似乎是很多民间工作者发自内心的想法。徐伊丽经常走在秦直道上,狼、豹子、野猪等野生动物在这里十分常见。晚上在帐篷里野营,早上起来发现野猪围着帐篷拱了一圈很深的沟;白天要是独自行走,野生动物近距离地出现在面前,和黑乎乎“大狗”四目相对的场景让她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后怕。

然而,恰是因为这样的经历,徐伊丽在谈及如何保护秦直道,如何做好秦直道申遗工作的准备时,有了“不动就是最好的保护”的理念。“在崇山峻岭之巅,要去人为做一些加固或者围挡,一是有难度,二是破坏了秦直道目前的状态。每一处遗迹都有不同的特点,秦直道在大自然中裸露,又以极大的实用价值著称,其上的每一处的夯土,每一个驿站都是珍宝。重要的是要发挥全民保护,不要让人们因无知而伤害它。”

据了解,《秦直道保护规划立项报告》《秦直道遗址博物馆立项报告》正在抓紧编制中。陕西省文物局工作人员表示,秦直道沿线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加强遗存的本体保护和管理,减缓或杜绝自然、人为因素对遗址的破坏。进一步深化完善规划编制,在设计中注意同秦直道沿线各省的沟通协调,并在规划的指导下有序开展各项文物保护展示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秦直道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各项准备工作。记者 杜瑶 实习生 张琴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