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发布最新成果:揭示早期郑国历史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学勤教授介绍,5篇文献之中有3篇是关于郑国史事的,即《郑武夫人规孺子》《郑文公问太伯》和《子产》。其中,《郑武夫人规孺子》记载郑国第二代国君郑武公逝世后,夫人武姜对继任的庄公——也就是《春秋》开篇“郑伯克段于鄢”的那位郑伯进行的规诫;《郑文公问太伯》则是郑国公族太伯规诫郑厉公之子文公的言辞。两篇文献对郑国初期的三代国君即桓公、武公、庄公多有涉及,讲述了《春秋》之前、两周之际的郑国史事,由于记载这一时期的史籍多有缺失,这两篇文献也就有着特别重要的史料价值。传统上一般认为郑桓公早卒,郑国东迁实际是从第二代国君郑武公开始,而《郑文公问太伯》则明确记载郑国第一代国君郑桓公就已经“获函、訾”“克郐”,开始了东迁启疆的进程。“清华简”的这一记载揭示了两周之际郑国开国时期的真实面貌,也将为春秋早期历史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
此外,《子产》是关于郑国名臣子产道德修养及施政业绩的论说。“‘清华简’中有如此多的篇目内容涉及郑国,是否暗示这批文献是由郑国传入楚地,是特别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李学勤表示。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