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6日,由紫阳县人民政府、陕西省茶叶协会主办的“汉江画廊& 8226;茶歌紫阳 2016西安& 8226;紫阳富硒茶及生态旅游推介会”在曲江南湖公园广场圆满落幕。紫阳县县长陈莲、紫阳县政协主席王春丽出席,紫阳县县委书记赵立根、陕西省茶叶协会会长纪晓明分别致辞。
科教网讯 (成媛媛 武新城)2016年4月16日,由紫阳县人民政府、陕西省茶叶协会主办的“汉江画廊•茶歌紫阳 2016西安•紫阳富硒茶及生态旅游推介会”在曲江南湖公园广场圆满落幕。紫阳县县长陈莲、紫阳县政协主席王春丽出席,紫阳县县委书记赵立根、陕西省茶叶协会会长纪晓明分别致辞。西安市紫阳商会的主要领导应邀出席,商会将为紫阳和西安的进一步务实合作搭建新的平台, 为富硒食品茶歌故乡走世界而努力。
推介会上,紫阳县茶业协会、紫阳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和紫阳县电商办分别就紫阳富硒茶产业、生态旅游产业、富硒食品产业发展情况做专题推介,其间穿插紫阳民歌《郎在对面唱山歌》、《三月三上茶山》等,以及富有特色的茶艺表演和具有紫阳地域特色的文艺节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肖斌介绍紫阳富硒茶情况、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王治伦介绍硒资源开发情况。推介会现场同时组织了近20家特色富硒食品企业现场进行展销。西安市民、游客听到优美歌声不约而至的来到现场,现场还可以品茶汤、赏茶艺。附近的保洁师傅更是闻声而至,盘龙茶叶的茶艺师将茶水递给最辛苦的保洁师傅,保洁师傅连称:“这个是我喝过最好的茶了!”。
紫阳位于大巴山北麓、汉江中上游,是国内两大天然富硒区之一,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中科院研究表明:“紫阳所处我国秦岭海槽早寒武纪地层的富硒程度最高,且有较理想的硒汇集利用地质地理条件。”“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茶叶是紫阳的传统产业,历史悠久、品质优异,种茶始于西周,汉代就成为宫廷贡品,唐宋时期因茶马互市成为国家指定的茶叶集散地和交易市场,是陕甘茶马古道的起点,1989年成为世界首个通过科学鉴定具有保健功效的天然富硒茶,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富硒茶作为紫阳最为成熟的一项富硒产业,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9万亩,区域品牌价值达19.67亿元,连续三年荣登“中国十大富硒品牌”榜首。
在原有茶产业龙头企业基础上,紫阳县以中国•紫阳硒谷生态工业园为主阵地,引进21家企业着手茶叶、魔芋、玉米、大蒜等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并与中科院、第四军医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加强富硒功能产品、绿色保健品、食品添加剂关键性技术攻关和生产工艺研究,积极开展富硒中药材开发研究,逐步将富硒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目前,紫阳县已有30多家企业从事富硒产品生产经营,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生产出了富硒茶、富硒魔芋系列食品、富硒玉米营养餐、富硒矿泉水、富硒大蒜、富硒豆干等50多种产品,年综合收益超过30亿元。
推介会当日,西安市紫阳商会会长汪义坤、监事长龚孝华、执行会长郑远远、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汪清玲、常务副会长贾耀全、常务副会长陈禄军、常务副会长冯永华、常务副会长李远权、常务副会长魏毅、副会长刘光全、副会长武文飞、常务理事陈玮等商会领导应邀出席观礼。
据悉,西安市紫阳商会成立于2016年1月16日,西安市紫阳商会的成立促进了紫阳、西安两地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增进友谊。商会秉承“诚信、互助、共赢”为宗旨,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紫阳、西安两地多层次交往与合作;为会员提供更多、更大的商机,协助当地政府管理会员及会员企业,组织会员及会员企业学习有关政策法规,不断提升个人竞争力;鼓励会员及会员企业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为西安和紫阳家乡人民奉献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