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揭辅导市场乱象:招尖子生做宣传 名师仅挂名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尖子生名师市场 2015-08-29 17:29:47
  暑假期间,不少孩子参加了各种课程辅导班。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那些宣称一对一独创教学法的课程辅导机构,不少利用中高考(精品课)状元高分获得者等进行夸大宣传,有的一期课程竟高达5万元,而老师的首要任

 一个课程套餐超过学校一年课程时长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家长认为,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花钱也是值得的。

  专家认为,作为正规学校教育的补充,市场化的课程培训机构确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学校每周英语课才4个课时,担心学得太少,很多孩子都在外边上培训班。”北京一位小学六年级家长告诉记者。

  安徽大学社会学教授范和生认为,我国的中小学教育采取的是面向最广泛学生群体的大班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个人特征的考量相对较少,而提供“一对一”等小班训练的市场化课程辅导机构可能比学校教育更有针对性。

  前述课程辅导机构负责人坦言,课程辅导机构本质就是补课,用更长时间来强化学习,并没有特别的神奇之处。

  比如,上海精锐教育为市民施女士的女儿开出了180课时、每课时70分钟的高二数学学习套餐。“上海市重点中学每周安排的数学课也仅6课时,每课时45分钟,这些辅导机构为学生开出的课程套餐甚至超过学生在学校一年接受的数学教育的总时长。”一位上海市重点中学教师认为,在这样高强度的灌输下,学生的考试成绩有所提升不足为奇。

  “社会辅导机构仅以分数为目标,强化了基础教育的功利性。家长不惜重金让孩子参加各类课程辅导,固然出于考试升学的现实压力,但也需要分清主次,过度依赖课外辅导在某种意义上显得本末倒置。”范和生说,“学校也应该在教学中更为科学合理安排课程,提高教学效率。”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认为,火爆的高价辅导班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但教育的内涵远远不止考试分数那么简单。“从孩子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对课外辅导机构的过度依赖不利于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而长期沉浸在文化课程的灌输学习中也不利于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