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追梦人黄金田:痴迷大海捞“黄金”
上海火车站,拎着沉重的包,走在出站的地下通道。不料,车站工作人员勒令停下检查。原来,行李包里,居然是珊瑚。
此人,黄金田,盐城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海洋技术系教授,江苏省劳动模范。
珊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他被带到车站派出所。
经过反复解释,原来那珊瑚是黄金田从福建带回学校的标本。
这是黄金田自讨苦吃一例。
他1982年从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江苏省射阳县水产养殖公司任技术员。1986年,技术承包河蟹、对虾繁育,经济效益突出,1987年底即分得承包所得22万元,1988年被江苏省政府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事业越做越大,经济效益攀升。2002年,已经是射阳县水产养殖公司副经理、县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的黄金田,却做出一个决定:到盐城工学院当了一名教授。
为什么?常人难理解。
因为蓝色梦想。他说:“我是海洋技术科研工作者,让蓝色经济健康可持续地发展,是我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于是,他自讨苦吃选择了当教授。
教学的艺术,就是让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海洋生物,没有海洋生物标本室不行。
怎么办?黄金田自筹资金,到海边亲手淘,到当地市场买,用自己的收藏与别人交换,为此搭上自己的积蓄,终于用3年时间,建起了海洋生物标本室。
如今,这个海洋生物标本室,鱼类、甲壳类、头足类及其它海洋珍稀动物标本橱窗里,展示着海洋生物标本3000余件,1200多个品种。在江苏省高校中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成为学校形象的一个窗口。
当教授,身居“象牙塔”里教书,他不求四平八稳,只要能用上专长,他就挺身而出。他说:“这是社会责任。”
本报通讯员 刘咏
2008年7月7日,青岛海域出现了大量的飘浮物,再过一个月,北京奥运会奥帆赛将在这里举行。面对层出不穷的飘浮物,组委会一方面设网拦截和组织打捞,另一方面组织专家研究对策。
关键时刻,黄金田被任命为江苏沿海海上观察组、预报组首席专家。接此重任他立即出发,到海上取样,向当地渔民了解情况,查阅资料,经过观察、比对、分析,他大胆做出预报:飘浮物名为浒苔,它将会在奥帆赛前自行消失。
连云港、青岛海域,根据黄金田的预报,停止对海面浒苔的打捞和拦截。此举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果然,8月,青岛海域奥帆赛期间,碧海蓝天,白帆点点,浒苔无影无踪。
近年来,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黄金田更加忙碌。没有报酬,甚至自掏腰包,只要是跟海洋生物相关,他就干。
为大丰港选址,为风电机定位,为养殖区海域测量,为养殖技术难题“把脉”“开方”……
2008年9月,他欣然应邀随中国水产总公司赴马达加斯加,任海洋资源考察组首席专家,对该国的海洋环境、养殖技术、水产品加工技术进行考察,提出报告。
为了保护滨海湿地,他公益性地放流了8年培育的瘤背石磺幼苗,共6600万只。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人工放流瘤背石磺。
瘤背石磺俗称土海参,又名海赖子,生长在海边的高潮带,是界于海洋和陆地过渡带的动物。瘤背石磺富含各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和药用价值。
黄金田说:“瘤背石磺的生态价值为常人所不知。在滨海湿地瘤背石磺的生长,在生物多样性物种成员中扮演着判定环境优劣的指示性角色,它的生存对沿海的环境修复和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正因为瘤背石磺的生态价值,黄金田苦心人工培育,用了整整8年时间。每天早晨六点多钟就来到学校的实验室,晚上六点钟才回家,寒暑假也从未间断。有时出差和外出讲学,他就让妻子一大早赶到实验室,帮他观察和记录数据,使瘤背石磺幼体人工繁育获成功。目前,瘤背石磺幼体已达2亿只,是全国唯一能大规模培育之场所,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中国科技网)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技网|www.stdaily.com
原文链接:http://www.stdaily.com/stdaily/content/2013-06/11/content_612580.htm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