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整合医学 > 正文

叶聪:科技让深海不再遥不可及

整合医学
来源: 标签:叶聪科技深海 2012-06-25 12:08:54
“蛟龙”号的主要目的是开展科学考察,包括采集水样、沉积物样品、生物标本、矿物标本等。要完成上述科学考察的首要前提是要保证潜水器的各种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的正常工作,同时要尽可能减少潜航员操作潜水器的劳动强度。

    科技让深海不再遥不可及

    “蛟龙”号主驾试航员 叶聪

      6月24日,马里亚纳海沟2917米处

    昨晚,我只睡了五个小时,我的同事们则更少。

    凌晨,我回房休息的时候,他们还在后甲板给推力器补油。

    今天早上,我来到“蛟龙”号边,他们已经做好了下潜前的准备,静静地等待我进舱,默默地用眼神祝福。

    因为有了他们,我无所畏惧,无比自信。

    等到了多少年,我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今天由杨波、刘开周和我——三个来自研制团队的试航员,去冲击7000米——“蛟龙”号最大设计深度。

    “蛟龙”号一入水,我打开了所有的水下灯光,向母船上的队友们致敬。

    整个下潜过程很顺利,在6770米深度打到了海底,此时潜水器距离海底172米。

    结合超短基线定位系统的数据,我们需要向东航行500米的距离,才能到达7000米深度的区域。我决定抛弃下潜压载铁,均衡非常好。紧接着调整好艏向角,“蛟龙”号开始俯冲。当深度计和高度计的数值相加超过7000米后,我关闭了推力器,最终,我们在7015米海底着陆。

    马里亚纳海沟是一个奇妙的地方,相距约2000米,那边是荒漠,这里是滩涂。遍布在海底的是大大小小的黑色石块,就在潜水器俯冲到坐底有限的距离内,我看到了好几个漂亮的海参、水螅。前天下潜中给我巨大视觉冲击的一幕今天已经熟悉,可是这其中的奥秘还有待科学家来释疑。

    待坐底的烟尘散去,按照下潜计划,我首先布放了本次下潜的标志物。第三个颜色鲜亮的路标漂在水中,“蛟龙”的痕迹永远留在了马里亚纳海底。我希望能有机会很快再次下潜,来一次故地重游。

    紧接着我分别操作两个机械手取得了两个不保压水样和一个保压水样。在做沉积物取样的时候因为力量过大,把T形把手从取样筒上拧了下来,作业到此结束。

    在海底我们通过水声通信和远在北京的领导和专家们通话,并遥祝神舟九号上的三位航天员与天宫一号对接顺利。语音质量非常清晰。天涯咫尺,科技让深深的海底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距离。

    现在深度是2917米,上浮速度每分钟33米,预计还有90分钟就回到甲板了,和队友们相聚阳光下,共同庆祝“蛟龙”号第一次到达最大作业深度。

    明天会依然忙碌,因为更多的技术挑战、更多的应用需求在等待着我们。

    我的第七次下潜,创纪录!

   “蛟龙”号试航员  刘开周

   6月24日

    今天下潜人员均为“蛟龙”号研制单位的一线科研骨干,叶聪是本次试验的主驾驶,声学所杨波也算是声学的行家里手。我们相识于“蛟龙”号总装时,2006年陆上调试、2007年水池试验、2009年1000米级海试、今年7000米级,一直并肩战斗,在工作中彼此已经有了默契,也结下了深厚情谊。当得知此次又要一起参加“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冲击最大设计深度的第一次下潜后,我心中无比高兴,这也是我在海试中第七次执行下潜任务。

    大家知道,“蛟龙”号的主要目的是开展科学考察,包括采集水样、沉积物样品、生物标本、矿物标本等。要完成上述科学考察的首要前提是要保证潜水器的各种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的正常工作,同时要尽可能减少潜航员操作潜水器的劳动强度。这些都有赖潜水器控制系统来完成。

    在本次下潜试验中,我正是负责“蛟龙”号潜水器控制系统——“龙脑”方面工作,保证潜水器可以安全可靠地在7000米级大深度下正常工作,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潜航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其作业效率。

    科学考察中,将潜水器与海底保持一定距离航行的方式称为定高航行。该种功能的实现与海底地形变化、传感器性能、推进器能力有很大关系。

    本次海试地点是在马里亚纳海沟,与前几年相比,海底地形更加复杂,因此对高度计和潜水器操纵能力要求更高。前几次试验中,高度计数据不太理想,会增加潜航员的劳动强度,降低工作效率,我需要在接近海底时,调整相应的参数,同时需要在现场排查其他声学设备对高度计的干扰。

    在今天的下潜中,主驾驶叶聪在海底布放了潜次标志物,采集了水样,开展了照相和摄像作业。杨波也对7000米级深度下的各种声学设备进行了测试,一切按照原计划圆满完成任务。

    我们深知,深海装备技术进步,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努力,我们将秉承科学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做好本职工作,给祖国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