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整合医学 > 正文

“道”与“器”的新约——中国化管理的现代启示录

整合医学
来源: 标签:新约——中国化 2013-03-26 17:22:23
名国学专家、知名管理学者、爱维龙媒咨询集团董事长段俊平,在他所著的《传承的力量》一书中,阐述了他独特的管理理论——中国传统哲学思维与现代管理模式相结合的 “中国化管理模式”。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中国经济逐渐脱离政策强力控制的拐杖走向自由发展。初期的跌跌撞撞,让很多企业家升起了“学步”的心思,资本碰撞商场竞争早就司空见惯的西方,自然成了被效仿的对象。一时间西方管理学专著洛阳纸贵,西方成功商人的自传也颇受追捧,“拿来主义”大行其道,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自然外面的管理方式也就更加科学。当许多邯郸学步的企业碰壁败退,才认识到一味照搬照抄,绝非企业经营之道。那么,中国企业究竟应该走哪条道路呢?

  著名国学专家、知名管理学者、爱维龙媒咨询集团董事长段俊平,在他所著的《传承的力量》一书中,阐述了他独特的管理理论——中国传统哲学思维与现代管理模式相结合的 “中国化管理模式”,以中国传统哲学理念作为管理之“道”,用西方科学的管理流程作为管理之“器”,即用中国人的哲学思想来管理中国人。

  听起来很像早年洋务运动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实则完全不同,洋务运动中的“中学”,是片面的“孔孟之道”,而段俊平老师在书中所说的“国学”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包括儒家的“以人为本”,道家的顺应天道,佛家的思辩形式,《孙子兵法》中的伐谋、伐交,墨家的融合及法家的法术势的辩证关系等等。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哲学思想,很多是在述说治国的道理,治大国如烹小鲜,治国的管理思想和企业的管理思想是大同小异的,所以这些国学精髓溶合到现代管理模式之中后,企业家的管理思路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更容易为被管理的员工所接受。

  《传承的力量》中段老师提出:“纯西方化的管理科学并不能完全很好地适应中国国情和人文环境,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走中国化道路。”企业的文化和精神,是其发展的核心。他在书中通过对国学经典的深入研习及对西方管理理论的系统研究,并凭借自己多年从商的管理实践经验,阐述了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结合到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中,形成源自国学智慧的“经营之道”;并首创“中国化管理模式”,论述如何借鉴西方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铸就不断成长的“经营之器”。西方科学管理是硬性的的管理方法,所谓管理之“器”就是西方科学的管理流程。秉国学之“道”执西学之“器”。只有“道”与“器”的结合,才能使企业更好传承国学智慧的管理思想。如果要管理好一个由中国人组成的大企业,必须有规范的西方科学管理流程之“器”,因为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但同时在当下的中国企业,制度建设已不是最大问题。但制度建设以后如何用人性的道德力量去执行遵守它,是一个挑战。

  因此,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模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是教怎么做人的管理方法。只有懂得怎么做人,才能主动去遵守管理制度。否则制度永远都是写在纸面上的。只有中国化管理才能真正把 “制度流程与中国人文管理相结合”,才能符合中国本土企业的人文环境,才能使中国企业家从简单学习西方的工匠蜕变成熟知管理哲学思想的艺术大师,才能让中国企业建立一个有能力进行持续性无惧革新的组织,最终使中国企业真正达到基业长青。(通讯员 任玲)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