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整合医学 > 正文

笔憾风云写春秋 墨洒天地画古今——访陕西韩城著名书画家王海亭

整合医学
来源: 标签:风云春秋天地 2012-12-25 15:07:17
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历尽坎坷,磨难练就了他坚毅不摧的品质;三十载书画研习之路,他从一而终,坚持不懈,造就了他卓尔不群,大气潇洒的个人之风。他就是陕西韩城著名书画家王海亭。
文/杨卫翠 李昭龙
 
  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历尽坎坷,磨难练就了他坚毅不摧的品质;三十载书画研习之路,他从一而终,坚持不懈,造就了他卓尔不群,大气潇洒的个人之风。他就是陕西韩城著名书画家王海亭。
  
  1967年,王海亭出生在陕西韩城的一个农村家庭。虽生活清贫,但受父辈影响,王海亭自5、6岁起就迷恋上了书画这门艺术。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也使得他比同龄人显得成熟与稳重。买不起纸张,王海亭就以清水为墨,以大地为纸,以一种洒脱,坚毅的方式书写着自己内心的独白与憧憬。
  
  上小学后,王海亭的书画天赋渐渐显露端倪,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与支持。这样更加坚定了他选择书画艺术的信心与决心。随后,他与同村的一位书画老师结为“忘年之交”,喜欢书画的王海亭只要没课,就会跑到老师家中虚心请教。在老师的指点下,渐渐地,自己的书画功力确实提高了很多。“在那段时间里,我的生活过的非常充实,虽然很辛苦,但是看到自己每天都有所长进,再苦再累也都会抛到九霄云外。家庭的负担,生活的清苦,使我得性格比较内向,也只有在写字、绘画的时候,才会觉得自己如释重负,心情极度愉悦与放松。”谈到此处,王海亭依旧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灿烂的笑容溢于言表。那时,王海亭的刻苦与执着深深打动着他的启蒙老师,每当村里“过事”,老师就会带他一起去,无论是书写礼单,还是婚礼上画门帘,都会有王海亭的身影。这样,小小年纪的他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很多人都会记得这位喜爱书画的小少年。
  
王海亭接受中国人物网现场专访
  由于家境贫困,只上了一年初中的王海亭就中途辍学,不得外出打工补贴家用。作为家中的长子,王海亭深知自己的人生因此可能会发生重大的转变,但是看到身患疾病的母亲以及80岁高龄的奶奶还在拼命奔波,少已更事的他毅然决然的把接受教育的机会留给了自己的弟弟妹妹,只身一人来到城中奔波。尽管如此,对于书画艺术的迷恋在他心中并没有就此消弭,反而更加浓烈。因此经人介绍,王海亭在一家装裱字画的店铺当学徒,虽然没有工资,不能补贴家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中的状况。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他见识到了众多名家的字画,每每装裱一幅,他都会细细琢磨体会,笔锋的错落,墨色的浓枯,运笔的疾滞,章法的疏密,他都熟记于心,细细回味。闲余时间,他便会在废纸的背面练习书画,将自己从这些名人大家的字画中总结出的精髓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上。就这样,一晃就是半年,虽依靠打工度日,但是自己的功力却长进了不少。他一刻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与兴趣,并在有限的时间里苦心研习,为自己今后的艺术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现实远远比理想更残酷,家中的情况已经不再允许王海亭没有任何收入。懂事的他便放弃了自己原本喜爱的工作,只身一人来到咸阳的一个蜂窝煤厂,用自己18岁仍略显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那时的工作非常辛苦,早上五六点就要开工,一直持续到下午六七点,能休息的时间很有限,一天下来已是疲惫不堪。”说到当时的情景,王海亭感慨万千。笔者透过他无奈的表情能够深深体会到当时生活的不易。尽管如此,对于书画的喜好和迷恋却一直埋藏在他心底,永远占据着一份重要的位置。晚上回到住所,王海亭利用仅有的时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练字,绘画,从不间断。也只有这时,生活的重担才会与他无关,工作的艰辛也只是身外之物。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85年对于王海亭来说算得上是人生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也正是这一年,王海亭才真正意义上的踏上了书画这条漫长的修行之路,在艺术的殿堂中挥洒自如,彰显个性。
  
  依旧在煤厂靠出卖体力拼命为家中赚钱的王海亭此时接到了一通不寻常的电话。儿时的启蒙老师这些年来依旧惦念着他,告诉他韩城的美术学校正在招生,希望他能够前去上课,圆自己的梦想。得知此事,王海亭喜上眉梢,多年来沉积在心中的感情终于爆发,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但是,现实又将他拽了回来,家庭情况已经不允许自己去做如此“奢侈”的事情。可是这是自己挚爱的追求,就此错过一定会遗憾终生。就在这万般的矛盾纠缠之中,父亲却送来了东拼西凑的学费,对于儿子的爱好,父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支持。虽然家中已是拮据不堪,但是在这件事情上却异常大方,用实际行动弥补多年前的遗憾。“这些年来,我一直心存感激,在我的书画道路上每当遇到磨难,就会想到当年父亲将学费交入我手中的场景,记忆的片段历历在目,在我不如意时激励着我奋勇向前。”王海亭如是说,目光缓缓移向远方,陷入沉思,当年的场景或许又出现眼前。
  
王海亭(右)与中国人物网总编辑温进国合影留念
  在美专一年半的学习中,王海亭系统的学习了书法、山水、花鸟、人物等创作技巧,刻苦勤奋的他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使得他在今后的创作之路上游刃有余,潇洒如云。从小就喜爱书画的他经过系统的学习,进步异常迅速,已经初具个人风格。字字法度严谨,平淡中见神奇,规范中有跳跃。尤其是他画的虎,霸气潇洒,栩栩如生,似乎要从纸上一跃而出,向世人彰显自己的王者风范。
  
  毕业之后,王海亭从事古建彩绘工作,这一干就是20年。跑遍了大半个中国,领略了不同风格的古代建筑,虽与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联系密切,但是迫于生活的压力,加上收入的不稳定,37岁的王海亭毅然放弃了这份工作。于是在2005年,经人介绍到陕西煤化集团象山矿井工作。
  
  起初是在井下,每日的工作量非常巨大。“一百多斤的柱子用肩头扛已是家常便饭;脚崴了也只有忍在心中,跛着干完一天的工作。几次想过要放弃,但是想到妻子孩子,所有的艰辛也都值得。”在矿上的这段日子,王海亭始终没有扔下自己一直坚持的书画,晚上下了班,一有闲暇时间,他就会画上几幅,写上几笔,在辛苦的工作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有一次领导布置办公室,经同事推荐,王海亭运用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以及刻苦研习的成果,画了一幅有关长城的4米油画。事后领导异常满意,对他刮目相看,自己在这方面的特长迅速传遍矿上,越来越多的人邀请他为自己作画,写字。无论是同事、领导,还是家属,王海亭都爽快答应。就这样,王海亭的工作逐渐由井下转为井上,从事安全宣传和书画创作工作,一直延续至今。
  
  如今的工作使他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能够静下心来专心创作。闲暇之余,仍潜心研习历代名人碑帖,从唐楷欧体入手,后又追临王羲之、米芾、怀素之风韵,品悟当代书家墨迹意趣,吸取宝典之精华。他的字已形成自己独具的风格。大气,厚重,俊秀,却又不失奔放洒脱之风。用笔刚柔相济,起止收藏,回曲蜿蜒,一气呵成。
  
王海亭与中国人物网记者合影留念
  王海亭能够坚持至今,笔耕不辍,其实更重要的是因为一句话。“画画这一行非常艰辛,能画出成果更是不易,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既然自己喜欢,而且选择了它,我希望你不要停下笔,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这是王海亭在美专的老师张坤生对他说的一句话,虽然直白,平实,但却在他的脑中扎下了深深的根,并一直伴随着他的生活,每当沮丧,想要放弃时,这句话便会出现在脑海中,仿佛黑夜中明亮的灯塔。
  
  现在的王海亭主要研习隶书,有时也会拿起画笔随性发挥。他的汉隶在临习《张迁碑》、《曹全碑》、《乙瑛碑》等名家碑帖后,自成一派。古拙、雄强、中宫内敛、宽博大气是王海亭书法的一大风格。在谈到如何能写好一幅字时,王海亭虽言语不多,但短短几句却道出了书法艺术修行之路的精髓,那就是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在临摹名家碑帖的过程中,对于字的结构、比划、布局等就会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在这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练习,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苦苦修行,有朝一日才可能会修成正果。因此,这条路是艰辛,枯燥的。只有能耐得住清苦,寂寞的人才会有所收获。”王海亭说到此处,话语绵绵,这些年的经过历历在目,回忆又涌上眼前。
  
  王海亭虽性格比较内向,话语也不多,但是却经常参加省市级和煤炭行业书画大赛并获奖。用他的话说,这样可以与更多的名家切磋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在交流沟通中不断进步。凭借自己的勤奋努力,45岁的王海亭不但是陕西书画院渭南分院院士,韩城市收藏协会会员,更被韩城老年书画学会破格吸收为会员。
  
  墨海耕耘三十载,王海亭用他对于书画艺术的一片赤诚道出了内心的独白,生活的磨难使他在书画这条道路上走的更加踏实沉稳。就是这样一位对于书画艺术的虔诚的追随者,让笔者再一次体会到了中国艺术的博大与魅力。我们也衷心祝愿王海亭的修行之路能够有更大的突破,达到更高的境界。
  
      
王海亭向中国人物网赠送墨宝

【王海亭书法作品欣赏】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延伸阅读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