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陕西房产》杂志总编辑闫倍呈
深秋的傍晚,夜色朦胧。七点钟,他准时来到我们预约共进晚餐的地方。仿佛还未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仍不断探讨如何提高企业员工素质的问题,办理业务过程应熟悉哪些办事程序并且要不断跟进完善。怎样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身能力,进而展示人生价值。自我言语时,他已经翻转菜单,很认真的点起菜名来了,并热情招呼着赶紧吃饭。
这位身材清瘦的中年男士,年龄还不到40岁,却颇有些沧桑感,看来是操劳过度了。事业如日中天,身板必须硬朗。自小爱好体育运动的闫倍呈,拍一拍胸说:艰难困苦已经过去,早就摔打的铜墙铁壁一样了。
眼下,身为山西省建筑总公司西安分公司总经理,他主要负责山西建筑总公司介入西安建筑市场的业务工作,由于精通房产、建筑、园艺、装饰等各类企业的项目运营规划,内控管理及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尤其对于企业项目审批的相关政策以及准则,理解和把握的较好,在短短的三五年时间里,已经成功为全国上百家企业提供多角度立体化服务,让企业合理的投资,准确的定位,迅速的成长创收,自身价值也迅速提升并充分得到展示,更为重要的是,策划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得以体现出无限价值。现在已经建立良好的业务协作关系的企业涉及面很广泛,有建筑施工、房产、装饰、园林、煤炭、新能源产业等。
屈指计算,像给陕西星火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西安红杉树装饰工程公司、陕西大卫智能科技公司、西安明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陕西华汉集团、陕西金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陕西华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陕西金士威机械工程有限公司,以及山西天龙标志服装有限公司、山西海铁路桥工程有限公司、陕西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陕西房产广告开发有限公司等全国上百家企业献计献策,使他们的业务和管理步入良性发展。正是因为有他全程提供的专业化咨询与分析指导服务,才使这些企业在困难决择时,得到良好的政策引导,及时调整策略转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迅速转化出丰硕的产业成果,成为许多企业家的良师益友。
更为荣幸的是,闫倍呈已经被DM直投广告杂志《陕西房产》特聘为总编辑,主要负责杂志广告客户的相关政策解读以及企业发展的政策咨询分析事宜。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动心韧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在2000多年前说的话,今天充分应验在闫倍呈身上。这个自小喜欢运动,想通过体育竞技改变命运的大山里走出来的青年,20岁时考上陕西财经学校的自考委培班,希冀改变自己贫穷山区人的生活命运。却从此,拉开他跌宕起伏的都市漂泊苦难生活的帷幕。
1991年,20岁的他通过艰辛努力,走进大学校门,对自己的未来和前程充满自信,然而,由于家庭的贫寒,读书期间仍然摆脱不了能否吃顿饱饭的担心,每月15元菜票和30斤粮票,对于一向来热爱运动的他,不够吃,也不够用。为了寻求周济,在学校篮球场上参加体育竞技,来赢取一些富裕人家孩子的伙食。当然,也有好心女生善意的接济,那是因为对他篮球表演的肯定与奖励。
大学生活是难忘的。他苦读4年,心想毕业后就可以有一份稳定收入的工作,结束经常拮据靠周济度日如年的生活,然而,这个想象却转瞬间化为泡影。1994年,离开校门的他却发现工作难找,没有一家单位安排他做会计。到处应聘,打杂倒水,推销跑腿,在3个月试用期里,还看不见多少好脸色。辛苦一月,拿到80元试用期工资,要租房、坐车、过日子。方便面、馒头、咸菜,是每天最好的伙食。让他充满自信的心一下子凉透了,这么大一座城市却无他立足之地,老家的人都以为他在城里车来车往享清福呢。
他自然不能告诉家人真实情况,心里想想,年老体弱的母亲,满头白发的父亲,为自己操劳大半生却不能安度晚年,仍然要为自己担忧时,他暗暗下决心:必须在城里生存下来,还要活出个人样。他打消了找工作为生的念头,觉得什么挣钱干什么。他给杂志社做过投递,一辆旧自行车带好几百本杂志,楼上楼下来回跑,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就是想多投递一份多一份收入。1996年冬天正好碰上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雪,西安街道上结冰了,大雪铺天盖地,寒风呼呼,凛冽刺骨,他骑着自行车滑倒了,手掌、膝盖摔破了不说,最担心是把杂志摔破损了。就这样拼命干,每个月才挣人家不到300元的工资,比起80元的收入算是好一些了。
听朋友说推销药品能赚钱,为了多一份收入,他又增加了一份新的挑战。通过实战的演练,他也摸出了推销产品的一些门道,主动融入都市商圈,敢于和人打交道,交流谈判了。大概命里注定从商改变命运吧!希望从事新闻工作、从政的梦想都破灭了,没有靠山,更没有钱,只有自己找出路。
1998年,27岁的他南下去了深圳 中国发展最迅速的城市,他发现做生意的机会很多,做什么都能赚钱。深圳之旅,改变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这年开始,他决定要成立一家自己的公司,开始投资做生意,汽车用品,洗涤用品,及高效农产品研发,都曾涉足。踏上去往首都的列车和美国索桥公司驻中国大陆代表唐轩谈判经销汽车安全用品的协议。他筹资10万元钱,全部投入进去之后,不料设想的丰厚利润迟迟未来,大量的产品积压,在北京销售很好的汽车用品,在西安却找不到市场,后续的资金又跟不上,去北京调整换货时却被拒之门外,原因是他忽略了一个细节,换货需要一个时间周期。这使他本不宽裕的生活雪上加霜,他顿时觉得天似乎也塌下来了,冷静的想想天无绝人之路,沉思了一段时间之后决心卷土重来。
1999年,他在朋友的帮助下成立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继续苦心经营,努力奋斗了一年,由于资金不足和缺乏经验又一次陷入了困境。2000年是他最为艰辛和难忘的一段岁月,世纪之交的日子,他拥有了自己的小宝贝,给他并不如愿的生活带来了快乐,同时生活的难题也开始发生。生意赔了,债务来了,恰在此时,与他甘苦患难的妻子分娩住院,就连几百元的住院费都凑不起来,落难的日子没有人愿意帮助,让他感到心寒的是昔日的同窗好友也不肯伸出援手,无奈之下他不得不将妻子转到一家条件很差的医院去。
现在回想起来,感觉到愧对家人。今天,他心甘情愿花钱给他们母子买大房子住,不让他们再过自己当年漂泊流离的日子。
福利彩票给他支起了一个幸福的家,2001年,福利彩票销售点开始普及,在朋友帮助下,他开了一个店面,解决了养家糊口的问题,至今,他也不愿意放弃那个小店是因为心存感恩,福利彩票使他渡过最艰难的日子。他心里想的更多的是那些比他可怜的农村孩子,上不起学无法改变自身命运的孩子,能对他们给予帮助的是福利彩票这支航空母舰,帮助了多少学子圆了大学梦,成为社会的栋梁实现了自身价值。
会计专业出身的他,从每月200元的咨询费用做起,坚持不懈努力,帮助企业筹划资金,合理控制费用,策划税收筹划,建议企业关注国家扶持的行业和重点项目在经济发展中的领航作用和重要地位,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汲取自身创业失败的经验,加之对经营管理以及企业各方面关系的反思梳理,有记日记习惯的他,总结摸索出一套帮助企业解决疑难杂症的本领,开始尝试为企业提供策划调整,政策法规税收筹划,资本合理利用的经营思路和理念。他认为做好一个企业必需学会资本运作和品牌战略,除了人才资源之外更主要的是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控,今天的企业发展决定于市场,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供给什么,市场才是今天真正的决策者和遥控器。
此后这段时间一发不可收。2005年之后,迎来了他人生和事业的春天,他名声鹊起,慕名咨询的企业开始排队,他变得比以前更忙碌,做得好的许多大企业便经常性的提出一些难题让他解决,给他创造事业平台,大力支持。他的事业蒸蒸日上,省外欲入陕扩展业务的企业,纷纷找上门来求贤纳谏。
如今,他已成为业内权威人士,正在筹措准备进军建筑领域,起航一个更大的板块,为陕西的建设事业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身兼山西省建筑工程总公司西安分公司总经理,同时,又担当起DM直投广告杂志《陕西房产》总编辑,他深有感触地说,苦难的阅历也是一笔财富,启迪一个人勇往直前的智慧,自然也会带来开阔的开拓创新发展必由之路。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