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张伟
阳光讯(记者 张伟) 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庵里村地处县城西北约10公里,原属孝陵乡管辖,2010年并入凤鸣镇管辖。当地群众以打零工、种植辣椒等为生。53岁的沈岁全就居住在这个村子里,2001年他应聘到岐山县电力局孝陵供电所,成了一名农民合同工。
记者 张伟 文/图
沈岁全:“离不开这个地方 乡党需要我”
1978年,刚刚20岁的沈岁全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参军入伍。由于在部队上表现好、能吃苦,1980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直到1983年,他才从部队回到陕西岐山,在一个亲戚开的印刷厂帮忙。随后几年的生活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沈岁全娶妻、生子,直到2001年,当地供电系统招聘农民合同工。沈岁全凭着近6年的军旅生涯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如愿以偿地当了一名电工,为周围群众服务。
2005年,儿子沈佩考到宝鸡一家技校,每年学费高达8000元。紧接着,女儿沈美婷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咸阳一所高校。“我女儿考上大学后,电力局还给了600元的奖励,咱农民只有供娃娃上学才能过上好日子,娃娃们没有文化可不行。”沈岁全逢人便说。
面对儿女们每年1万多元的学费,沈岁全微薄的收入只是杯水车薪。就在这时,有位老战友邀请他去西安的公司帮忙,待遇优厚。思量再三,沈岁全放弃了这个机会。“离不开这个地方,帮东家换个灯泡、西家接个电,走不开么。”沈岁全补充着,“再说了,县上电力局2006年给我们买了养老保险,今年还给我们每个人买了简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乡党们离不开咱,咱没有理由走。”
沈 妻:“顶梁柱倒了,电力局报销了费用”
今年3月13日11点40分,在河家道施工现场,沈岁全攀上电线杆后,一不小心摔了下来,导致左手腕骨折,腰2、腰5压缩性骨折。事发后,孝陵供电所的同事们开车将他送到岐山县医院,进行全面治疗。医生告诉他,腰2可以做手术,但腰5距离神经线比较近,不宜做手术,需要自行恢复。
“3月15日做了4个半小时的手术进行复位,后来在医院住了一个月,疼得受不了,一直跪在床上,脚肿腿肿,膝盖都掉皮了。”回忆起那段时间,沈岁全觉得自己很坚强。据岐山县医院骨一科医生李恩成介绍,6月25日和8月2日沈岁全前来复查时,医生发现他韧带拉伤,受伤部位太多,建议他继续疗养康复。
沈岁全的妻子王亚萍今年52岁,去年一直在西安三桥一家印刷厂打工。沈岁全受伤后,她回了家,在县城附近的堰西村一个工地上靠打零工为生,一天工资50元,管一顿午饭。“刚开始我就想,这下可怎么办,家里的顶梁柱倒了,还要花那么多钱看病买药。谁知道,人家电力局的领导还来看望老沈了,医疗费等这些费用全部由局里报销。老沈休养期间,工资照发,一分不扣。”沈妻连连竖起了大拇指。
◎隔壁的老人说:“你一叫,他第一时间赶到”
10月1日儿子沈佩结婚,那天亲戚们陆续离开后,沈岁全又拿起工具包,在村子四周走走看看。“今天是国庆节,很多在外的人都回来了,用电量增大,我去转转,看一下电压咋样。”沈岁全说。
今年68岁的沈正国老人是沈岁全的邻居,平时儿女都在外地工作。说起沈岁全,老人赞不绝口:“有时候灯泡闪了,或是接个线什么的,你一叫,他保证第一时间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