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龙:在新坐标上尽心尽力尽全能
眼前的陈俊龙,儒雅而谦逊。
谈起学术上的成就,他总是轻轻带过。然而他的曾经,却并不平凡。
1982年,在台湾读完大学后,陈俊龙来到美国就读密西根和普渡大学。学成后,他在美国俄亥俄州莱特州立大学以及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分校担任教授、院长等职。
陈俊龙研究的领域始终围绕着计算机智能发展。因他在电机工程学的卓越学术表现和贡献,2007年,他当选为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2009 年获选美国科学促进学会(AAAS)会士,并分別在2008年和2010年获得世界IEEE系统人机及智能自动学会(SMC)授予的“杰出贡献奖”,更当选IEEE SMC学会的候任主席,成为大中华地区首位担任此职的在职教授。
2010年末,陈俊龙通过全球招聘,成为澳门大学的科技学院院长。
“在美国,似乎未来的一切都是确定的,但是在澳门大学,未来是崭新而充满希望的。”谈起来澳门大学的初衷,陈俊龙这样说道。
2009年6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通过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按照澳门法律对新校区实施管辖的议案,2009年12月20日新校区在横琴岛奠基,2012年底,这所成立三十年、澳门最具代表性的公立大学新校园将竣工。
对于澳门大学新校园和科技学院的建设,陈俊龙总觉得干劲十足。
“澳门大学的优势是,英文是学校的官方语言。”这种锻炼使学生能很快的在各方面与国际接轨, 在国际社会中有很强的竞争力。
在课程设置方面,澳门大学从欧美高等教育汲取了营养。“我们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本科生阶段,科技学院注重打好学生理论和数学基础,很多专业的学生几乎要修两年的数学课程。我们还有提供各种各样的实验室,几乎每一门功课都有实验课,学生可以充分进行实践操作。另外,科技学院非常重视第四年的毕业设计,从题目设计到最终完成,本科生与老师一起完成,有些同学的毕业设计因其实用性强可以转化为产品。”陈俊龙深有感触地说,毕业设计对于本科生的创新性有很大的锻炼。
澳门大学提倡“通识教育”、“全人教育”,培养融会贯通、见识广博的人才。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这种教育理念继续一以贯之,澳门大学在亚洲首次引入了住宿式书院制度,将建设约10个住宿式书院。
“按照新校区的规划,我们的一个书院差不多有500名学生,住在一栋大楼里。他们不分专业、不分科系。学校还会每天给每个书院安排活动,书院之间也可以自发组织一些友谊赛,比如学术竞赛或者体育竞赛等等。”陈俊龙说目前已有两个书院正在试行。
2010年11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问澳门时,曾语重心长地指出:“要想澳门强大,必须先加强教育,一定要办世界一流的大学,人才是澳门的未来和力量。”温家宝总理在澳门行政长官崔世安陪同下专程参观澳门大学,强调说:“澳门大学会越办越好。”
如今澳大新校区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它为澳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陈俊龙所看到的科技学院的未来,与澳门大学连在一起、与澳门连在一起、与祖国连在一起,他相信这将是一幅更加美好的图景,他更愿意为了这种美好尽心、尽力、尽全能。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