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竖一:行骗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道?
笔者在此无意先行解释什么,而只想请诸位看客不妨在茶余饭后以下文之“笑料”开胃健脾。至于看完后是否还会有此雅兴,那就另当别论了。
中华宝典《三字经》有云:“养不教,父之过”。此圣训在寰宇间流传了将近千年,影响了一代代为人之父母。
然而,笔者呈现给列位的这段涉及父之教的生活小插曲,却似乎能让人感悟出另类的韵味。
“爸爸,您不是老教育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可是您自己为什么老是写那些虚假的新闻,欺骗读者呢?”
“儿子,爸爸也不想行骗,但是不写那些虚假新闻,市里的领导会答应吗?报社领导会高兴吗?你说爸爸失业了,我们吃什么,我们家每月2000元的房供谁来替我们支付呀!”
“爸爸,那您也不能写假新闻欺骗读者呀,您看现在班里的同学,动不动就会把您写的那些新闻拿到我面前,嘲讽我是大记者的儿子,长大了肯定比您还能骗人。因为您写的那些新闻,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实根本不相符呀!”
“傻孩子,你管那么多干嘛,让同学们说去,别理睬他们。你可以跟那些有钱的,家里有权的同学多接触,这些同学长大了对你来说有利用价值。噢,对了,爸爸还没有告诉你一件跟你们校长有关的事情。那个老女人,她的那个“全国优秀教师”的证书,其实也是假的,是爸爸托北京的朋友,帮她做的。事实上像那样的证书,爸爸那朋友一年不知道要发出去几万个。事实上只要交钱,什么荣誉证书都可以搞到手。”
“不会吧,爸爸,我们学校还专门为校长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开个一个全校师生大会呀!怎么会是假的,是骗人的呢?”
“哈哈,儿子,你好好想想,爸爸什么时间骗过你?”
“爸爸您是没有骗过我,但是您不是一直在骗读者,一直在行骗社会,也一直在哄骗市里和报社的领导吗?”
“真是个傻儿子,你爸爸要是不骗读者,不行骗社会,不哄骗市里和报社的领导,不写那些骗人的新闻,那谁给你爸爸发工资呀!?没有工资,我们怎么生活呢?”
“爸爸,那您也不能骗人呀!”
“胡说,这年头谁不骗人呀!你看人家隔壁王所长,干派出所所长才3年,人家就开上奥迪A6了。你说靠他那点工资,恐怕只能够买个奥迪的车轮子吧。告诉你,他那些钱,都不是从正路上来,都是敲诈勒索来的。还有你大姨,凭什么能送你表姐到美国去上中学,还不是因为你大姨夫家有钱,但是你知道他们家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吗?”
“那当然是大姨夫有本事挣的呀!”
“哈哈,傻小子。当然是你大姨夫有本事挣的,但是你知道他们公司生产的兽药是怎么一回事吗?”
“不知道。”
“你大姨夫他们公司的兽药呀,要是能把有效成分添加到原始科学配方的60%左右,那就已经是非常讲良心了。有些所谓的新兽药,有效成分最多也就是80%左右,其它的都用替代品。”
“爸爸,那大姨夫为什么要那样做呢?”
“为什么?还不是为了钱。你想想,要是你大姨夫他们按照原始兽药配方足额投产,那他还有多少利润可赚。现在企业竞争那么强,你大姨夫不那样做,他能挣到钱吗?”
“爸爸,那大姨夫他们公司生产的兽药不按配方制造,那猪,还有牛羊什么的吃了起不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最终还不是害人吗?”
“是呀,没有按照科学配方生产出来的兽药,十有八九最终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所以,你大姨夫家基本不吃肉,也劝我们这些亲戚尽量不要吃肉,因为市场上的肉,基本上都跟他们那些兽药公司脱离不了干系。也就是说,那些猪牛羊什么的,早在养殖场时,就不知道有没有病。至于他们兽药公司的那些药,到底能有多大治疗效果,以及生病的动物吃了以后,能产生多大的毒副作用,或者说对动物肉质产生什么不良影响,他们自己也不是多么清楚。不过据爸爸了解,现在人类的很多疾病,都跟吃肉有很大关系,我估计跟那些不合格兽药的关系非常大。你想呀,动物得病以后吃那些不合格的药,那它们的病能好吗?被人类宰杀以后,动物不就把病毒、病菌什么的带给人类了?即使药当时见效了,但是残留在动物体内的那些药物,不也照样对人体有害?”
“爸爸,听您这么一说,我觉得实在是太可怕了。您应该写篇新闻好好揭露一下。”
“唉,傻孩子,爸爸有时其实也想写,但是写了报社会发吗?不会的,因为兽药企业是我们报社广告收入的大客户。”
“爸爸,那您可以写出来,发给别的报纸,或者找杂志发表呀?”
“儿子,爸爸不是没有想过,但是转念一想,自己惹那个麻烦干什么。另外,你想一下,要是我自己写文章揭批兽药企业的黑幕,那你大姨夫全家还不跟我急,就你妈这关,我也过不去呀。”
“爸爸,那你们大人都这样想,都这样骗人,那我长大了该怎么办呢?”
“儿子,你长大了,一定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当然了,需要行骗的时候,你也得学会欺骗,不然你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换句话讲,行骗有时就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道。”
诚然,前述中的这位教育儿子“需要行骗的时候,你也得学会欺骗,不然你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人之父,应该属于在社会上立足了的人。
但是,这位人之父是如何立足的呢?其实答案早就在文中了,这就是“行骗”。而且,这位父亲,还将它上升到了一个理论高度:“行骗有时就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道”。
其实,放眼当下这个社会的诸多群体,并反视我们自身,我们不难发现,事实上大家的身上几乎都存在这位持有“行骗有时就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道”之高论者的影子,甚至我们还是这位人之父的“先师”,抑或同道。
至此,笔者不由得想问一句:世人皆在奉“行骗有时就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道”为我们的人生指南,其最终的结果会是什么呢?
观看“小沈阳·不差钱”之闹剧,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因为谁都知道那是一出闹剧,而不会当真——我们的腰包并非真的如小沈阳所言“不差钱”,但是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行骗有时就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道”之社会大剧,难道也会如小沈阳一样地潇洒谢幕?
来源:开县新闻网 作者:罗竖一(中华建筑报原主编)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