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整合医学 > 正文

勇者无疆伴航天

整合医学
来源: 标签:勇者无疆航天 2010-12-22 10:41:22
头发花白凌乱,衣着简单随意,因近视而不时眯起的眼睛,身上有种同龄人中少见的老成。对于刘勇第一印象,记者颇有些时空错乱的感觉,在整齐洁净的飞控中心,他是个“异类”。若不是他有力的握手和谈起工作时犀利的眼神,记者不敢相信他就是嫦娥二号“核心中的核心”。

  12月初,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传出喜讯,轨道室控制组组长刘勇在执行嫦娥二号任务中贡献突出,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青年奖章”。

  头发花白凌乱,衣着简单随意,因近视而不时眯起的眼睛,身上有种同龄人中少见的老成。对于刘勇第一印象,记者颇有些时空错乱的感觉,在整齐洁净的飞控中心,他是个“异类”。若不是他有力的握手和谈起工作时犀利的眼神,记者不敢相信他就是嫦娥二号“核心中的核心”。

  记者在了解嫦娥二号轨道控制任务中鲜为人知的故事时,也揭开了这位34岁的年轻设计师传奇式的科研轨迹。从一名地方大学生成长为一名卓有建树的航天飞控专家的刘勇,历经7次神舟任务和两次嫦娥任务磨砺,在征服太空的征程中不懈攀登……

  举重若轻:攻克道道难关

  10月1日18时59分,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直冲云霄,开启了中国航天的又一次探月之旅。当嫦娥二号精确进入预定轨道的那一刻,中国亿万民众为之欢呼鼓舞。为了那一刻,刘勇自今年3月接手嫦娥二号卫星轨道控制任务以来,渡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攻克了一道道常人难以想象的技术难关。

  嫦娥二号任务在轨道设计方面增加了很多新技术特点和要求,任务中每一次控制都充满了风险和挑战。10月26日,该中心进行嫦娥二号100×15公里降轨控制。这对刘勇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使嫦娥二号进入距月面仅有15公里轨道需要非常精确的控制,这个控制点在月球背面,我们看不见,稍有偏差卫星就无法进入目标轨道,甚至有撞月危险。”他说,“这种轨道控制在我国航天测控史上前所未有。”

  为此,刘勇自主研究了非对称降轨控制方法,开发了环月降轨控制参数计算软件,使试验轨道既满足近月点高度和近月点幅角要求,又满足关机点测控可见的要求,提升了控制可靠度。同时,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他还对各种可能碰到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拟定了6种控制方案。

  “其实,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真正的考验来自于意外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刘勇说,“中途修正中要做出各种应急预案,考虑到各种情况。如果发动机开不了机怎么处理……在应急预案上花的时间,要比做正常的控制参数还要多。”这些日子里,他和同事设计了50多种方法,几百组数据,考虑到了任何一种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包括燃料、角度、时间等。

  像这样的难关刘勇不知道攻克了多少,可是他对此却轻描淡写,“这没什么,很简单。”

  十年磨砺:小角色登上大舞台

  别看刘勇谈工作滔滔不绝,提起自己就有些寡言了,甚至有些木讷。

  旁人看来,刘勇属于非常幸运的那类人。他自1998年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来到中心工作,参加了从神舟一号到嫦娥二号的所有载人航天任务,与中国载人航天一同成长。那时,中心刚成立两年,设备缺、人员少,中心除了几位高工外,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

  “当时最大的感受就是有活干了。”刘勇笑道。第一项任务就是神舟一号的姿态确定观测员,所有技能都是现学现卖。从此,他的生活几乎全部被数字和软件占据,有时为寻找问题答案,他坐在电脑前一整天,不吃不喝直至问题解决。

  “他不爱说话,整天闷头工作。做的都是一些底层分析,特别烦琐,但毫无怨言,还特别热心帮助大家解决问题。不管什么问题他总能迎刃而解,我们开玩笑管他叫‘刘大师’。”刘勇的同事陈莉丹还记得最初见到他的情形。

  在执行嫦娥一号任务前夕,刘勇接到开发姿态球任务。这个任务难度很大,如果没有姿态球,单看卫星传输过来的数据,就没有办法结合太阳、地球、月球空间关系直观的控制卫星姿态。这个项目难倒了不少人,可在刘勇那里却被化解了。

  这要归功于他利用空余时间,完全依据兴趣独立开发的一套载人航天三维可视化分析软件。10年里,刘勇除了参加载人航天任务外,一直在完善这个软件。如今,他把飞行器的初始轨道等相关数据输入,软件就可以演示这个飞行器每个时间点在空间中的状态、姿态的变化等。这套软件也在控制组推广。”轨道室副主任洪春辉说。

  眺望火星:“老”航天人的新梦想

  如今,刘勇可以算是“老航天人”了,其中的苦与乐他比谁都清楚。

  “做这项工作,必须坐得住、静下心,尤其要细心。”长期从事这项工作使刘勇有点“强迫症”倾向,他经常会通过各种渠道反复确认一件事情,比如轨道控制误差、相关数据等,只要是能通过计算确定的数据,不管多小,他都要把它算出来,不容许有任何差错。

  嫦娥二号任务从准备到执行,两年多的时间里,刘勇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家庭重担都落在爱人肩上,这使他对家人充满愧疚,女儿生日那天,正在忙于任务的刘勇特意提早回家,谁知女儿居然被许久不见的“陌生”爸爸吓哭了。

  辛苦归辛苦,刘勇对未来却有着更清晰的认识。“和我一起毕业的同学,收入大多是我的好几倍。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去更好的地方,赚更多的钱。但我觉得自己从事的航天事业,是我一生的荣耀和资本,是金钱换不来的。”

  “他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在工作上是一个善于积累,并且有长远谋划的人。但他对职称、外表等,却从来没有特别的追求,拿他的话说,‘那都是虚的,还是要踏踏实实地把工作做好’。作为一个年轻人,这很难得。”与刘勇共事10多年的洪春辉说。

  “我觉得我们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技术差距,中心主任朱民才要求我们要做好任务预研,不能让任务牵着鼻子走,这正是我要努力的方向。”谈到未来,刘勇眼里闪烁着光芒,“我喜欢走在前面,搞别人没搞过的东西,走别人没走过的路,从事一些从无到有的工作是我最希望的。明年的火星探测任务会更有挑战,也更有意思。”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