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民阅读 > 正文

且论且行—浅谈中国画的笔墨

全民阅读
来源: 标签:中国画中国画的笔墨用笔用墨 2018-06-08 14:39:35
笔墨在中国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构成中国画的艺术语言,同时也是中国画表现的重要手段。经过历代画家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已经形成我国独有的笔墨审美情趣和标准。中国画的笔墨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气质。
笔墨在中国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构成中国画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国画表现的重要手段。经过历代画家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已经形成我国独有的笔墨审美情趣和标准。
 
中国画的笔墨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气质。
 
众所周知,传统中国画历来讲究笔墨,特别是文人画兴盛以来,把笔墨价值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南齐谢赫在“六法论”中将“骨法用笔”看作是绘画技术的根本;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有“运墨而五色俱”的记载;元代赵孟頫有“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需八法通”的论段;清代集前人经验,得出了人物衣纹根据不同质量和形式的用笔方法“十八描”;现代黄宾虹提出了“六法通八法’(即以书法入画),并在 总结 前人笔墨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五笔法(平、圆、留、重、变)和“七墨法(浓、破、泼、淡、焦、积、宿)”等等,足见用笔用墨技巧发展演进之丰富。
 
线条是中国画的灵魂。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道:“无线者非画也。”中国画的灵魂就是线条。从远古岩画中,我们可以发现是以线条为造型手段刻画的,到战国时期在长沙战国墓葬里出土最早的在丝绢上作画的作品《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画上通过对龙、凤和人物冠带的描绘,在线条的运用上已相当熟练。而随着时代变迁、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画的主要工具成了“笔、墨、纸、砚”,特别是毛笔在作为书写工具的过程中,产生了对中国画笔墨更为深远的影响。中国画对线条情有独钟,对于线描的功力十分重视,每一根线条的运用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即书法用笔),线条讲求一定的法度和变化。南齐谢赫的 “骨法用笔”是说所谓骨法及其密切相关的笔法,绘画以勾勒线条为造型,所描绘的景物的变化,人物的造型、表情,要靠线条的准确性、力量感来表现,因此借用“骨法”来说用笔中线条的艺术性。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是古人对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不同表现方式,曹仲达的用笔刚劲有力,所画人物衣服紧贴在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而吴道子的用笔则圆转飘逸,所绘人物的衣带像在空中飘扬,中国的画家们正是利用了不同的线条传达出自己的不同感受,所谓“怒气写竹、喜气写兰”,没有情感的线条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通过粗细、长短、曲直、刚柔并济,抑扬顿挫等不同的线条,才能塑造出形色各异、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 
 
一笔之中无浓淡为死笔,数笔之中无浓淡为死墨。
 
中国画在墨色的运用上也有其独到的特点,中国画以用墨为主,用色为辅,而墨色在中国画中可以按浓淡分为“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五个层次。这主要是加入水量的多少来决定的微妙变化。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有“运墨而五色俱”的记载。好的中国画无不在用笔、用墨、用线、用色、用水方面有其高妙之处,在画面上显现出浓淡干湿变化。古人说得好“干裂秋风,润含春雨”,就是此理。
 
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水在墨色的变化中作用十分重要,所以有人干脆就把写意画叫作“水墨画”。六法中提出的“气韵生动”,无气韵则无生动,意韵、笔韵都离不开墨韵,而墨韵最重要的是水韵,是通过水渗化皴染、积吸等方法达到浓淡、干湿、苍润等无穷变化,可以说中国画的笔墨离不开对水的掌控与运用。
 
的确,中国画的笔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它与笔墨的载体——宣纸共同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笔墨形态,并成为独具魅力的绘画语言。这就要求运用者要有比较得当的方法和笔墨运用功夫。比如用笔蘸墨用水的方法,用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或点或线或面,或长或短,或勾皴,或积墨或破墨,或重色调或重节奏等,都会形成不同的笔墨气象。当然,笔墨的运用不单纯是技巧,而是包括立意、格调、情绪乃至学养等在内的整体艺术语言。从韵味上来看,有的崇高典雅,有的庄重古拙,有的洒脱飘逸,有的随意挥洒,便淋漓尽致。笔墨与画家的才情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以长期的实践、渊博的学识、较高的修养等为前提的 ,也是作者人生积淀和对生活理解的表达与宣泄。
 
总之,我认为对中国画笔墨的认识与学习,更应研究其原理或规律,要“一法不立,无法不容”,笔中含墨,墨中含笔。对传统的笔墨要深入学习,在创作中又不为成法所左右。笔墨是重要的,但只有根植传统,结合造化,表现生活,寄托情感,反映时代精神的笔墨才有价值,否则成为单纯的玩弄笔墨而使得情无所寄、意无所发的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我们要在研究优秀传统笔墨技法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笔墨技巧,在艺术创作和探求过程中,不断拓宽和发展新的笔墨技巧,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笔墨形式和优秀作品,正所谓“笔墨当随时代”。

(白水县文化馆 史对保 杨小莲)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