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整合医学 > 正文

【网络媒体走转改】全员参与 会龙村趟出一条以产业扶贫带动自助脱贫的好路子

整合医学
来源: 标签: 2018-01-30 13:04:58
1月26日,2018年“新时代、新梦想”全国网媒新春走基层四川站,媒体团走访广安市前锋区代市镇会龙村,深入群众,了解会龙村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所实施的基础、新村、产业和能力扶贫工程。
 

西部网讯(记者 孙洁)1月26日,2018年“新时代、新梦想”全国网媒新春走基层四川站,媒体团走访广安市前锋区代市镇会龙村,深入群众,了解会龙村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所实施的基础、新村、产业和能力扶贫工程。

来到会龙村,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栋栋错落有致、楼角整齐的二层民居。会龙村第一书记杨光飞向记者介绍,这些房子都是危房改造项目,由村上统一统筹规划,分配村民自己修建住房。

据悉,会龙村按照“消灭无房户、改造危房户、新村示范”思路,综合推进新村“建改保”行动,实施无房户房屋建设和危旧房屋改造工程26户。“自己村子里的工程,与其建筑外包,不如自己村民来干。”杨光飞说:“会龙村召集村民,将工程类劳务承包过来,让村民修自己家房子。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也解决了本村的劳动力,增加了村民自己的收入,同时修好的房屋再将闲置资产、办公用房外租,也促进村上的集体收入。”

从2014年会龙村被确立为贫困村之初,全村没有一条沥青公路、群众增收无门、也没有支柱产业,到2017年全村脱贫,不留一个贫困户,会龙村无论是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到乡村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成绩和改变,杨光飞向记者讲述了会龙村2014年到如今的大变化。

伴随着精准脱贫工作的全面开展,会龙村成立合作社,引进种植柠檬和优质桃树,引导村民进行果树种植。同时,会龙村正在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乡村旅游。

今年73岁的村民黄世明见到记者的时候正在果园里劳作,被问及这几年会龙村的变化,黄世明一脸喜悦:“从来没想到,我务农也能挣钱了。”黄世明告诉记者,以前自己务农种菜只供应自己家日常三餐,自从来到桃园务农干活以来,去年收入了一万多,这对于70余岁的老人家来说,确实是件高兴事!

据代市镇书记袁斌介绍,村民黄世明所工作的桃园,是广安市前锋区规划建设的田园综合体核心景区,会龙村在全村实现脱贫的基础上,打造亦农亦景特色桃园产业,带动百姓致富。不仅采取农户土地入股,合作社管护,收益分红的方式运作,也让百姓参与到乡村旅游的项目中实现增收。

“村民在果园里找到了差事,务农种树、管理果园、办农家乐等等,都真正让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袁斌向记者介绍到,目前规划建设的“桃园悦野”乡村旅游项目,已完成一期桃园观光、餐饮基地、垂钓基地、露营基地等工程,预计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解决村民就进务工100人,实现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000元以上,村集体增收30万元。

从2014年全村人均收入5470元,到2017年人均收入达到11000元以上,会龙村的脱贫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引进产业,为全村劳动力提供了家门口的工作,激发出村民的积极性,让村民有了稳定收入的来源,摸索出了一条以产业扶贫带动自助脱贫的好路子。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频道精选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