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千雅:探索“硬科技+影视”模式 建立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社区
1月23日,“2018陕西文化与金融创新合作恳谈会”在西安举行。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欧影视文化交流中心创始人时千雅,在恳谈会中就“影视科技发展中的陕西机遇”进行分享。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欧影视文化交流中心创始人时千雅发表演讲
以创意激活文化活力 以交流打通产业链合作
创意关乎文化的传递与活力,当文化注入了活力,才有可能将其从单一的内容、情怀真正打造成为产业。时千雅认为,现今的文化发展容易陷入同质化的死循环,而同质化往往会导致人们的视觉审美疲劳。因此,以创意激活城市文化的活力至关重要,“一座城市、一个省份的崛起,必须要有青年人,他们的思维和想法有创意、有活力。”
文化和文化产业是两个概念,既要思考如何使文化充满活力,也要思考如何将文化转化为文化产业。时千雅认为,在文化产业的打造过程中,充分深入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以交流形式,去打开各产业链的合作,链接上下游,文化氛围才能形成一种体系。”
时千雅接受西部网记者专访
积极探索“硬科技+影视”模式 建立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社区
时千雅认为,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陕西有着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当前陕西以硬科技作为未来发展的一大重点,无论是航空技术还是军工厂建设都在全国前列,高校资源位列全国前三,科技科研发展相对成熟。成熟的科技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一大助力,而如何呈现科技实力,如何向普通群众普及科学技术,让他们感受到陕西科技的力量,就成为当前需要思考的课题。
“通过影视内容和影视制作,呈现与反映陕西科技的发展进程,可以让大众切身地感受到如今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时千雅给出了她的答案。
在她看来,陕西自身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庞大的高校资源,加之政府的政策扶持,今日之陕西,已经遇到了大力发展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黄金时期。影视文化,恰是文化交流的绝佳方式,“比如说戛纳电影节,戛纳本身就是一个小城镇,但是它能通过举办一个长期的,影响力巨大的影视文化节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就说明了影视文化完全可以作为文化交流的纽带。”通过探索“硬科技+影视”的模式,在陕西建立起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社区,具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据悉,本次“2018陕西文化与金融创新合作恳谈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金融工作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主办,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陕西省文物局、陕西银监局、陕西证监局协办,西部网承办。大会旨在积极发挥陕西省特有文化产业优势,加深金融创新和服务功能,推动文化产业与金融创新融合发展。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