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整合医学 > 正文

在首届国学教育论坛上,小学生提了这个问题“难倒”莫言

整合医学
来源: 标签: 2017-12-27 10:04:10
12月23日,第一届国学教育论坛在北京丰台青少年剧场拉开了帷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莫言也来到了现场,与众多中小学生亲密互动。
12月23日,第一届国学教育论坛在北京丰台青少年剧场拉开了帷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莫言也来到了现场,与众多中小学生亲密互动。

在聆听小同学提问的莫言

正所谓“童言无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天马行空,就连莫言也有些“招架不住”。文艺星青年在这里为您整理了一些同学的提问、以及莫言给出的答案。看看孩子们到底问了什么,能让文学大师都难以作答。

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打赢天兵天将,为什么下界取经却打败不了妖怪?

问题一经提出,现场观众马上给予了这位小同学热烈的掌声。论坛主持人敬一丹表示这问题比成年记者提的要有意思,莫言也直呼:“这是我五年来所接受采访当中碰到的最难回答的问题。”

难归难,但莫言还是根据他小时候阅读的《西游记》连环画、以及成年之后阅读的《西游记》原著的经验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都是作家吴承恩的安排,必须让孙悟空在取经路上受够八十一难才能修得正果。但是否是孙悟空的‘本意’,我也说不好。”

莫言也指出,少年儿童在看《西游记》的时候可能只是在看热闹,长大之后再看就可以读出更多的东西——吴承恩之所以这样安排,就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冒险的故事,而是包含着很复杂的思想内涵。莫言还和小同学约定,自己会回去再读一遍,将来看看能不能给他一个更信服的回答。

《红高粱家族》/浙江文艺出版社

老师说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那为什么小说都是编出来的?

这或许是许多中小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的时候都会遇到的问题——老师要求写自己的身边事,要有“真情实感”,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渐渐发现,许多文学作品都是虚构的,那么虚构的文章怎么才能有真情实感呢?

“在编出来的故事里面,照样可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莫言表示这二者其实并不冲突,并拿自己的作品举例,“我的作品大部分情节都是虚构的,虚构的故事情节和抒发真情实感并不矛盾。”

莫言也提到了自己上学时候的事情,他小时候在写生产队真人真事时,老师却说“不要用真名、也不要被事迹所局限”,让童年时期的莫言知道了写作文和写日记是不一样的。主持人敬一丹顺着话题继续提问道:“如果语文老师的要求,和您刚才说的有差异,该怎么办呢?”莫言闻言不假思索回复说“那还是听老师的”,令全场观众忍俊不禁。

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可以写作了,作家的地位会不会受到威胁?

此前打败“棋王”柯洁因此家喻户晓的“阿尔法狗(AlphaGo)”让人工智能在2017年狠狠地火了一把。有同学提到,现在甚至写作都能用人工智能来完成,那作家该何去何从?

莫言也对这一现象感到担忧,“如果机器人写的小说比我写的小说还要精彩,那我就没饭吃了。”莫言拿他所了解到的一款能够按照格律音调来写唐诗宋词的软件举例,确实能写,但这些“作品”是没有任何思想感情可言的。

“当然假如有一天机器人发展到了能有自己的思想意识、创作出来的东西能和人类的一样具有情感和个性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莫言说,“我希望这种情况永远不会发生。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频道精选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