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整合医学 > 正文

褚氏青囊贴

整合医学
来源: 标签: 2017-10-20 11:13:54
褚氏青囊贴起源褚澄(470一480年),字彦道,南朝宋国阳翟(今禹州)人。澄的祖父褚秀之,父褚湛之都是宦门权贵。澄的母亲是宋武帝刘裕的第五女吴郡公主,澄娶的是宋文帝刘义隆之女庐江公主,遂拜驸马都尉。

褚氏青囊贴起源
褚澄(470一480年),字彦道,南朝宋国阳翟(今禹州)人。澄的祖父褚秀之,父褚湛之都是宦门权贵。澄的母亲是宋武帝刘裕的第五女吴郡公主,澄娶的是宋文帝刘义隆之女庐江公主,遂拜驸马都尉。善诊病,凡病者均不分贵贱而审其乡壤、风俗、精神苦乐、方土所宜等,然后命药。其著作有《杂药方》,已佚;另有《褚氏遗书》,据考为后人所讬。
褚氏著有《杂药方》二十卷及《褚氏遗书》,前者散佚;后书系唐代人整理而成,并于宋嘉泰年间刊行。
《褚氏遗书》分述受形、本气、平脉、津液、分体、精血、除疾、审微、辨书、问子,其要旨用阐发人身气血阴阳的奥义。书中对五运六气之说,抱有不同见解,认为“气难预测,故疾难预定;气非人为,故疾难人测”,因而其“推验多奸,而拯救易误”。书中特别提出对僧尼寡妇之疾,必需与妻妾之辈有所区别,不能一视同仁,要考虑其特殊的精神因素。

褚氏黑膏药至今250余年,相传乾隆年间,乾隆帝腰椎疼痛无法下床,多日未上朝,宫中御医用尽药方,无果,一御医引荐一人,为远方表亲——褚仲瑞,褚仲瑞家中世代为医,褚仲瑞于运河以北开一诊所造福一方百姓,医术高明,精通中草药,当地百姓大病小痛均找其医治,其对痹症有一膏方,经他之手,无人不愈。
乾隆帝听闻,遂传其入宫诊断,后在山东找到褚仲瑞,褚仲瑞听信入宫,为乾隆帝治病,褚仲瑞观乾隆脉象,为肾精不足而后引发腰椎痛,故痛数日,反复无常,随即自配草药捣碎敷之,第二天果然疼痛减轻。褚仲瑞称:若要除病根,需采太白山之“地蓬草”、“鸟巢兰”等30味药,熬制七七四十九天敷于腰部。随即,乾隆帝令人去太白山采药,七七四十九日后,取得膏滋,乾隆帝方才生龙活虎。
乾隆帝病好之后,留褚仲瑞在宫中做御医,仲瑞婉拒,称:草民生于山野,应当归于山野,良方当施于天下。乾隆帝欣赏他的志向,也就没再留他,后褚仲瑞依然云游四海,造福百姓,终于何处无人知,其后人得其膏方,发扬光大,这就是青囊贴。

 

药材产地
陕西省秦岭终南山的主峰,终年积雪,寒光四射,故称太白山(周代称太乙山),太白山遍地药草,从古至今吸引着从医的圣人、郎中。相传上古时代的"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就发生在秦岭北坡长安、周至、宝鸡沿山一带。唐代著名的上林苑是皇家种药狩猎的场地,就在终南山脚下的户县、周至沿山一带。东汉著名药医家韩康,拒汉恒帝之封,隐居太白山研究医药。唐朝苏敬在《唐本草》中载:茯苓和茯神“雍州南山亦有”。隋末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居太白山10余年,从事医药研究、采集、栽种和炮制中草药,研究药性,为民治病,著有《千金异方》,收载药物800余种,并详细记载了200余种药物的采集、炮治、主治功能。后人为纪念孙思邈对医药学的功绩,称为药王,称太白山为“药山” 。
太白山药用植物多达3000多种。许多药用植物都有着有趣的民间传说。一种草药因形似鹿蹄,具有强骨壮髓、修骨化刺、祛风除湿等功能的“鹿蹄草”则相传是一只金鹿的杰作。相传很久以前,王母娘娘跟前的一只金鹿私自跑到太白山游玩,王母娘娘发现后立即派神兵捉拿,金鹿使尽神力,跃起四蹄,奔向天涯海角,直到海南岛的南端才被玉索套住拉回。金鹿奔驰时,留在太白山上的蹄印变成鹿蹄草,而金鹿被捉住的地方,至今仍叫鹿回头。 祖师麻植物名黄瑞香,是一种落叶灌木,有祛风除湿、温中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民间有“打得顺地爬,离不开祖师麻”的谚语。太白山草药经过千百年的临床实践,师传口授,在民间已形成独特的医疗理论体系和太白草药的配伍理论。草医们所编著的《太白草药性赋》、《太白草药汤头歌》和《太白草药性歌括》,是太白草药医疗理论和草药配伍理论的集成。
褚氏青囊贴药材取材
褚氏青囊贴,药材精选于秦岭山中纯天然无污染野生的72种名贵中药材,每一味中草药的采集要凌晨挂雾带露珠采集,采集时间为秋季的9月—10月,这个时间所采集的中草药为一年中吸收大地精华最浓的时候,药效也最好。首选中药材的品质为一流,其二,褚氏青囊贴的配方独特,具有二百七十年的疗效验证,每一味中草药的用量配伍精确,并在其中加入产于秦岭雪山中的黑蚂蚁入药加以炒制,为百年奇方。其三,褚氏青囊贴的熬制过程不同于一般膏药,它是将每一味中药分天数与火候、分阶段地将不同中草药加入锅中熬制共计四十余天,而它的药效是其它膏药的27倍。显示出了祖传秘方秘制与众不同的特性与神奇的疗效。

褚氏青囊贴熬制过程
1.药料的提取(熬枯去渣):取麻油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此时温度可达220度,炸好后可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锅要用的是铜锅。
2.炼油:取搭配好的名贵药材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度(必须),改用中火。炼油的火候:一是看温度计,达到规定温度;二是看油烟,开始为浅青色,渐为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无风时白烟直上;三是看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周边附近,当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度;四是看滴水成珠: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珠状为度。否则膏药即废,药材就白瞎了,开始下一锅。(本关最难,一定要炼油到滴水成珠,一定要注意防火,温度太高)
3.下丹成膏:药油炼成后,离火下丹,黄丹在下前先干燥并过100目筛。少量加丹,边加边搅动,一定要向同方向搅拌。搅成粘稠的膏体,膏药不粘手,拉丝不断为好,过硬则老,过粘则嫩。
4.去火毒:膏药制成后放入冷水,浸泡,每一日换一次水,七日后膏成。
5.取膏药团置于容器中,在水浴或文火上熔化,将细料兑入,搅匀,用竹签取一定量的膏药在牛皮纸或膏药布上即可,最后将特别贵重的药可最后撒上。
6、检查:取供试品5张,分别称定出总重量。剪取单位面积(cm<12>)的裱背称定,折算出裱背重量。膏药总重量减去裱背重量即为药膏重量。

传统中医取穴敷贴:
颈椎病贴“大椎”、“天柱”等穴位;
腰椎间盘突出症贴“命门”、“肾俞”、“腰阳关”等;
梨状肌综合症以“环跳穴”为中心贴敷;
坐骨神经疼贴“十七椎”、“环跳穴”、“阳陵泉”等;
膝关节增生贴“犊鼻”、“阴陵泉”等;
肩周炎贴“肩井”、“肩髎”等。

什么是膏药?
膏,顾名思义,就是粘稠之物。膏剂是常温下为固体、半固体、半流体的一类剂型。由药物和基质两个部分组成(也有不用基质的)。缪希雍《炮炙大法》说:“膏者,熬成稠膏也”;龚云林《寿世保元》:“膏者胶也”;都反映了膏剂的形态。
 
膏剂是祖国医学的一类古老剂型,其渊源久远。早在《山海经》中就记载了羯羊脂,用于涂搽皮肤以防皲裂,可以说是最原始的膏药;《黄帝内经》中记述了“豕膏”,“痈发于嗌中……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涂以豕膏,六日已。”《内经?至真要大论》:“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度。”其中所指的“摩之、薄之都是后代膏药的滥觞”。南北朝时称膏剂为“膏方”或“薄”。唐代也有“摩膏”的称谓。明清时代将唐代的“煎”改称为“膏滋”或“膏”,并纳入了膏剂的范畴。这样,膏剂的品种更加丰富了。随着历史的发展,膏剂的用途逐渐扩大,不但治外病用膏,治内病也用膏。清吴师机《理沦骈文》,对膏剂专门的论述。
今所用之膏药,古人谓之薄贴,其用大端有二:一以治表,一以治里。治表者,如呼脓祛腐,止痛生肌并遮风护肉之类,其膏宜轻薄日换。治里者,或驱风寒,或和气血,或消痰痞,或壮筋骨,其方甚灵,药亦随病加减,其膏宜重厚久贴。”
膏药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悠久,古医言曰:“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膏药之优劣,疗效是根本。褚氏青囊贴属于外治,从而避免了内服药物的毒副作用,再加上疗效确切,受到了群众广泛欢迎。清代的徐大椿曰:“汤药不足尽病,用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活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膏药中的药物直接贴敷于体表穴位上,药性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渗透达皮下组织,一方面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可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直达脏腑失调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归经”和功能效应,从而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效应。 而传统的注射及口服疗法除损伤神经、血管、肌肉等组织和肠道反应,使病人不易接受外,这些方法都易使药物通过全身的血液循环及肠道破坏,而真正到达疾病局部的药物少之甚微,所以用药量极大,并且疗效极差。而膏药的外治疗法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使药效数倍提高,而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黑膏药系以食用油炸取药料,去渣后在高温下与黄丹反应而成的铅硬膏。
一、褚氏青囊贴基质原料的选择与药料的处理
1. 植物油:以质地纯净的麻油。
2. 黄丹:纯度要求在95%以上。
3. 药料的处理:药料可分为一般药料(粗料)与细料两类。(细粉要过120目筛) 
郑重声明: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文仅供参考,盲目相信,风险自担。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或者否定本文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频道精选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