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民阅读 > 正文

内蒙古文物部门发现穿越“万里茶道”的一封珍贵家书

全民阅读
来源: 标签: 2017-10-09 10:21:49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8日对外披露,文物专家近期在内蒙古将军衙署博物馆通过对一张照片考证发现,该照片上的家书是穿越“万里茶道”的一封珍贵家书。
中新社呼和浩特10月8日电 (记者 李爱平)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8日对外披露,文物专家近期在内蒙古将军衙署博物馆通过对一张照片考证发现,该照片上的家书是穿越“万里茶道”的一封珍贵家书。

  资料图:“万里茶道”起点福建武夷山下梅村重现撑船运茶景象。陈丹妮 摄

“这封家书联接着中俄蒙万里茶道,它们在国际邮路上联接着圣彼得堡、恰克图、库伦、张家口、北京、天津等地。”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局负责人王大方对记者说。

王大方说,这张家书照片,藏于内蒙古将军衙署博物馆,在俄罗斯专家的协助下,他通过信封上的俄罗斯邮戳考证翻译可知:这封信于1914年12月3日(农历十月十七日)从俄罗斯圣彼得堡发出,经过俄罗斯恰克图、蒙古国库伦、中国张家口邮寄至北京。

“接着,北京邮局再按照信封上面的毛笔字所写地址,把它转寄给山西省临汾府的永裕厚商号,再由这家商号把信转交给在山西孝邑县高村居住的‘母亲老大人’。”王大方称,这封万里家书的寄信人落款是“成秉烶”。

“这封家书来自万里茶道终点城市—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中国人所写,详细内容虽然不得而知,但这封家书一定会在当年春节前(当年农历大年三十为1915年2月13日)为他母亲拜年祝福。”王大方介绍说,该信封面还写了不少“烦邮”“祈交”“勿延是感”一类的拜托寄语。

王大方透露,这封“家书”虽已时隔一百余年,但信封保存质量尚佳,其正面是汉文墨书,背面按照俄罗斯邮局要求书写,在这一面钤盖有多个俄罗斯邮戳,写有多行俄文字。

王大方介绍,这封万里家书上的邮戳,除了圣彼得堡邮局的邮戳之外,还包括库伦、张家口、北京三个邮局的邮戳。

据《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记载,清同治二年(1863年),恰克图的俄罗斯商人开始建立了由俄罗斯经库伦、张家口至北京、天津的定期邮传业务,并且免费邮寄官方公文,由两名哥萨克骑兵护送,每月定期邮寄送一次。(完)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