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整合医学 > 正文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平均血糖水平 需做好这6项检查

整合医学
来源: 标签: 2017-09-09 11:25:12
糖尿病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疾病,现在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进行体检,及时的了解身体状况。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糖尿病如何诊断。
糖尿病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疾病,现在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进行体检,及时的了解身体状况。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糖尿病如何诊断。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平均血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是指血液内红细胞与糖结合的血红蛋白,糖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人体血液内红细胞的更新周期为120天。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主要作用在于反映糖友较长时间内血糖的总体控制指标。并且,在关注糖化血红蛋白的同时,仍不可忽视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血糖检测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因此,不少糖友对血糖的检测十分重视。血糖的测定方法很多,包括扎手指、测定尿糖以及静脉抽血。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是静脉抽血所测定的血糖值。但是,血糖检测只能反映某段时间内的血糖指标,例如糖友在空腹和饭后分别检测血糖,之间的指标存在较大差异。而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则是反映糖友3个月至半年内,血糖控制的总体概况,测出的是一个较为平均的血糖指标,对此医生可以依据糖化血红蛋白的数据,对糖友实施具体的治疗方案。
 
血糖指标仍是诊断主要依据
 
与血糖检测不同的是,糖化血红蛋白数值反映的血红蛋白与糖结合的百分率,例如糖友被检测出血红蛋白中,有50%跟糖结合,那50%就是糖友的糖化血红蛋白数值,这也反映糖友血糖非常高,糖分过多地与血红蛋白结合,血液中的氧分吸收率和物质解离能力会降低,使得组织器官严重缺氧,无法充分吸收营养物质,从而使组织器官衰退。
 
就目前糖尿病诊断中,血糖指标还是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主要指标。相对于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费用比较高,因此,我们提倡糖友对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频率为3个月至半年左右进行,从而以宏观角度观测血糖的总体平均水平。在诊断糖尿病的时候,需要兼顾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而不可只注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而忽略了血糖监测。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糖化血红蛋白必须控制在7%以内,但具体的数值还需要根据糖友的年龄进行划分,如妊娠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要求比较严格,需要控制在6.5%左右。但像7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并伴有其他病症的情况下,可将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上调至8%。
 
糖尿病检查项目
 
上述我们了解了糖尿病的诊断依据,下面我们就来说说糖尿病要做什么检查:
 
1、空腹血糖检查
 
空腹血糖检查是糖尿病常规检查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可以在医院进行抽血通过生化分析仪来检测静脉血糖,更常用的是家用血糖监测仪的试纸检测指血血糖,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反应来获得结果,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2、餐后2小时血糖检查
 
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也是诊断和监测糖尿病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临床上有不少病人,空腹血糖不高,但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增高,也可诊断为糖尿病。常规体检单纯检测空腹血糖几乎要漏诊50%的糖尿病患者。
 
3、糖耐量检查
 
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是糖尿病体检中最重要的一项。糖耐量试验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的诊断试验,是测定静脉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负荷后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在做糖耐量试验同时,可以采血测定胰岛素、C肽,了解胰腺B细胞在葡萄糖负荷下的最大分泌能力,可以协助判断胰腺B细胞的储备功能,尤其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4、糖化血红蛋白
 
无论空腹还是餐后血糖,反映的均是某一时刻的血糖值,其结果会受到很多偶然因素的影响,血糖波动大的病人尤其如此。而糖化血红蛋白主要作为对过去2-3月内平均血糖控制水平的一种监测手段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血糖控制水平是否达标的金标准,正常值为4.0-6.5%。
 
5、尿糖检查
 
直到自我血糖监测出现之前,尿糖的检查一直是每日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的主要方法。
 
6、尿酮体检查
 
当身体缺乏胰岛素时,不能利用葡萄糖做为身体能量的来源,只好分解脂肪做为燃料。在分解的过程中,会释放酸性物质,叫做酮体,当产生的酮体超过一定水平时,由尿中排出即为尿酮,所以出现尿酮即表示胰岛素缺乏,糖尿病控制不理想。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频道精选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