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整合医学 > 正文

难以割舍的情怀——王琦画笔下的香港

整合医学
来源: 标签: 2017-07-24 10:28:33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文化艺术界一大批人士被迫陆续转移香港。木刻家王琦,便是其中一位。1948年春,他在香港历时两年的革命艺术生涯,参与文化界集会,举办进步画展,积极参加革命工作和美术活动。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文化艺术界一大批人士被迫陆续转移香港。木刻家王琦,便是其中一位。1948年春,他在香港历时两年的革命艺术生涯,参与文化界集会,举办进步画展,积极参加革命工作和美术活动。

在港期间,王琦基本停止了木刻创作,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讽刺漫画、速写作品。这些漫画,内容主要讽刺国民党的腐败没落、军事惨败,歌颂人民解放军的伟大胜利。其速写,也在他赴港之前十余年的艺术积累中日益成熟。王琦一向对速写格外重视,不仅将其当作取材的手段,更在很大程度上作为创作的媒介。他一方面在主题对象和画面经营上,注重刻画社会现实,关注底层民众生活状态;另一方面,在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上,一直着力探索,并从木刻创作中汲取营养,形成了以凝练的线条刻画为主的写实画风。因此,王琦的速写作品,很少作局部性的取材,而是注重创作的完整性,他的速写“不是几分钟可以画成,而常常是在一二小时或者是半天的时间,才能画成一张”。这些艺术特征,在王琦于香港创作的近40幅速写作品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取得了很高的艺术造诣。

尽管在香港创作的这批作品,“没有事先想好的主题,也没有完整的构思。只是凭眼前的观察和直觉印象,即兴落笔”,但不可否认,王琦在其中倾注了他对于社会生活、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使得这批作品具有了鲜明的现实感。这批作品以质朴的语言,真实记录了20世纪40年代末在香港繁华表象下,底层劳动人民的惨淡生活。无论是码头的渔民、卸货的苦力、街头的小贩、造船的工人、失学的儿童,还是破败的贫民区、街头集市……都被王琦一一收录于画笔下,生动地再现了香港当时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百态,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王琦还十分注重线条的表现力。他认为素描的本质是线条,而要“造出一手好的线条,也只有多画速写”。之前在重庆和南京期间,他常以木炭笔画速写,并已经十分注重线条的刻画。为了在更大程度上解放线条,赴港之后,王琦决定一改此前的画法,尝试以钢笔作画——钢笔在线条的流畅度、明晰度上胜过木炭笔,更有利于单纯的线条表现。故他在香港创作的速写作品中,充分发挥了钢笔速写的特性,全以线条来塑造黑白画面,表现出了对线条刻画的极致追求,作品面貌焕然一新。

大约在1950年5月,王琦离开香港,回到内地,开始进入新的人生阶段和艺术创作阶段。他与香港一别就是30年,直到1981年才因举办“中国木刻五十年作品展”再赴香港。此后,又分别于1985年和1987年两次赴港出席展览、举办讲座。正如王琦所言,再赴香港这位老艺术家有着无限的感慨:“重游故地,不仅从这里看到香港同胞用他们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新的建设业绩,作为一个画家,我也从这里发现了新的审美视角,看到那些充满了现代感的色彩、旋律与节奏。”可惜的是,在香港回归祖国以后,王琦已年逾八十,难再远行,其再赴香港画香港的心愿也因此搁置了起来。

王琦对香港始终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在其晚年的创作中,我们意外地发现了两幅香港题材的作品:一幅为1995年创作的《系缆》,这是对其1950年同名速写作品的水墨画再创作,具有很强的抒情性。细细品味,《系缆》的再创作似乎具有深意:漂泊的渔船到岸,通过“系缆”回归大地母亲的怀抱,这不正指代了香港经过了百年漂泊终于要回归祖国的怀抱吗?另一幅是1996年创作的《九龙街头》(见图),他以速写的语言,描绘了现代香港繁华熙攘的都市街道。不同于钢笔速写的单色表现,王琦在这幅创作中加入了色彩,通过色彩的旋律与节奏的变化,来展现香港现代化都市的繁华面貌。跨越半个世纪,通过艺术,王琦再次与香港相拥。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频道精选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