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整合医学 > 正文

倡导融诗书画为一体 苏轼:文人画的理论奠基人

整合医学
来源: 标签:诗书画奠基人苏轼 2017-05-20 11:16:58
历史上,像苏轼这种诗书画都达到一流境界的大才子是屈指可数的,唯其如此,他也就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倡导融诗、书、画为一体的文人画的重任,并成为文人画理论的奠基人。
苏轼——文人画的理论奠基人

历史上,像苏轼这种诗书画都达到一流境界的大才子是屈指可数的,唯其如此,他也就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倡导融诗、书、画为一体的文人画的重任,并成为文人画理论的奠基人。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在宋代文学史、书法史和绘画史上,他都占有重要地位,既是杰出的文学家,又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也是文人画的倡导者。他的艺术活动主要是文学创作,作画只是余兴所至,然而正是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影响了文人画的发展。

苏轼认为,诗与画是相通的,“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因而,他特别推崇唐代王维的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认为绘画不能只满足于形似,应重在神似。苏轼曾赋诗道:“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画中要表现出“象外”之意。在《跋汉杰画山》中他提到,“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意气,其实是画家品德、学问、艺术修养在画中的表露。他赞赏王维画竹,“摩诘得之于象外”,象外之意也就是文人画所要具备的意气。米芾《画史》记载,东坡画墨竹,从地上一直起至顶,就问他为何不分节逐一画,他回答:“竹生时何尝竹节生?”这就是得之象外,取其意气,是文人画追求的境界。

苏轼喜欢画枯木竹石,黄庭坚认为他“胸中原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这画中的“老木蟠风霜”也是一种象外之意。他书法上的成就,对作画也很有帮助,有人说他“作字如古槎怪石”,而他画的古槎怪石,也一如他雄劲秀韧的字体。后人论东坡画:“东坡悬崖竹,一枝倒垂,笔酣墨饱,飞舞跌宕,如其诗,如其文。”

苏轼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倡导文人画,对后世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杨金仙 为杭州文物有限公司副研究员)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频道精选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