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北京高考文理兼容 学校调整课程迎接变化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文理北京课程 2017-01-10 11:11:33
眼下学生即将迎来寒假,不少学子开始制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自2016年4月发布的北京新高考方案规定从2020年开始北京高考文理不再分科之后,关于如何过渡文理不分科的讨论一直未曾停止。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真正实施的时间是2020年,但高考内容文理融通的趋势将在新学年出现

 

不必忧虑网传难题

随着文理兼容讨论的持续走热,近日一则号称“神题”的选择题也被曝出网络。题干部分为“某学生根据西方代议制的理解而制作的图示”,图示中包含电阻、历史、政治等相关信息,需要选择出最恰当的标题。不论是擅长分析电路的理科生,还是了解历史和政治的文科生纷纷表示“看不懂”。

“祝不需要选择文理科的学弟学妹们好运”,这几乎成为了诸多经历过文理分科学生们的一致唏嘘。随即引发的讨论是,文理兼容的考试题真的有这么难?

但事实上,多位老师和评论员表示,就该题目而言,文科生和理科生都可以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和电路知识进行解读,但毋庸置疑的是带有明显文理混淆标识的题目有很多误导性,高考中出现的可能性并不大。

众所周知的是,文理不分科的最大初衷是改善应试考分制度,实现强化素质教育。因此,在过渡期内,确实考试相关试题也有了变化,如英语强调全面测试语言能力;数学注重知识应用考查;语文作文不仅仅考作文水平,而是更多地扎根于当前的社会背景,有着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选课方向兼顾职业生涯

对于“3+3”高考科目改革方案,北京工业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兰劲华分析认为,此举将对学生报考专业产生重大的影响。她认为,“3+3”高考科目改革方案,实际上是引导高中学生在学习共同知识的基础上,再有侧重地投入更多时间发展自己的学科兴趣和特长,并引导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将学业兴趣与未来在大学想学的专业有机结合,“有助于促进学生提前了解大学专业,并结合自己所长规划选择未来的报考方向,改变当下高考生在专业选择上的盲目和跟风。”

兰劲华认为,“3+3”高考科目改革方案对于大学招生也有重大的影响,将在更大范围内帮助高校解决长期以来难以为不同学科、专业有针对性地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学生的现实问题。

事实上,采取“3+3”高考模式也会让更多学生在高中期间打下更为扎实的知识基础。比如,一些学生生物、地理成绩较差,同时,英语、物理只达及格线,而语文、化学成绩比较好,这样一来不管是选文科还是选理科,都没有绝对优势,实行“3+3”高考模式后,此类难题也可迎刃而解,未来在选择大学专业上也有了明确的衡量目标,不会再像往年报志愿时很多家长和考生那样盲目跟风。(文/杨洁)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