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年”的四川行动
谋划、引进到建设保障一气呵成,项目推进的全生命周期链条环环相扣
进入12月,位于成都高新西区的京东方新项目主体建设“出落成形”,这是京东方第6代LTPS/AMOLED柔性屏生产线的新厂房,占地41万平方米,相当于7个“水立方”。
这个总投资465亿元的“超级工厂”,是我省今年推进的631个省级重点项目之一。 从引进到落地,再到快速推进,京东方成都项目的背后,折射出四川推进“项目年”的完整轨迹,这个轨迹涵盖了从谋划到引进,再到保障建设一条龙式的推进体系。
重谋划,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找项目。近两年,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增多,省内包括成乐高速在内的多条道路经常出现拥堵,由此四川提出对几条高速进行“四改八”;在泸州,百万人口城市成型,但每天数以千吨的潲水油无处可去,一个投资1.4亿元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应运而生……
重谋划,在对接国家规划中挖项目。国家提出继续加大西部大开发支持力度,补齐藏区交通短板,今年,藏区几个公路项目顺利进入四川大盘;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我省推出30个重点国际产能合作示范项目和3个境外经贸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响应“中国制造2025”,我省推出“四川行动计划”,成飞公司飞机大型复杂结构件数字化车间等项目入围。
重引进,搭建招商平台。通过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和西博会两场招商引资活动,带动超过1.2万亿元投资额和1600多个项目,为“项目年”打下基础。
招商引资活动一浪接着一浪:创新平台,首次举办四川省全球推介活动;重精深,设立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合作推介会、四川省医药产业专题推介会等数十场推介会;沉下去,川东北经济区投资推介、藏区彝区产业扶贫推介会接踵举办……
重引进,加快走出去。在成都,区(市、县)“一把手”招商引资出勤率、成功率被纳入考核后,频频有大项目落户、集中签约举行。仅前8月双流区主要领导带队招商引资29次,新引进工业项目23个,协议总投资114.6亿元。不仅成都,各市州主要领导今年频频带队外出招商,加大力度。
重保障,做好服务工作。年初,项目年的号角甫一吹响,我省就明确了在抓投资及项目工作方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我省明确从土地、金融、税费、能源要素成本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解决用地难。截至11月底,全省共批准建设用地805件,没有重大项目因用地卡壳。
解决融资难。金融服务精准“滴灌”,通过举办“一带一路”“城乡绿色发展”等主题化对接会,将资金有针对性地“送”到最需要的企业手中。今年,全省首只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在成都成立,基金总规模 50亿元,首期规模5.555亿元。
重建设,促早开工早投产。年初,京东方成都项目确立了2017年正式投产的目标,春节后,数千名工人上工地,现场采用24小时不间断施工。为促进神龙项目早日投产,龙泉驿区成立神龙项目建设服务指挥部,每周二到企业座谈解决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大事有人牵头,小事有人跟踪,工厂从开工到投产仅用了23个月,据估算,同样的项目实现投产可能需要3年。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