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青年”成为心态 我永远都是“一个人”
原本应该热情洋溢,在追梦路上挥洒青春的青年们,怎么就成了“孤独、寂寞、独来独往”的悲情群体了呢?
那么,“空巢青年”有怎样的生活状态?这个词流行的背后又寄寓着怎样的共同情感?
凌晨1点,看着房间里一片狼藉,周云晴终于忍不住哭了。
这是29岁的她来到上海的第五年,也是独居的第五年,她已经习惯了生活的圈子里除了同事就只剩自己——
一个人上下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出门旅行、一个人生病直至痊愈……
一个月前,为了换个住处,周云晴又独自和房东、中介、装修队打起了交道。这天深夜,周云晴独自打包的行李刚刚运到新家,却因为搬家工人临时加价,与他们大吵了一架。她想找人撑腰,结果,来回翻了翻手机通讯录,竟然不知道能够打给谁。
五年来,周云晴第一次问自己:“我会永远一个人吗?”
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周云晴这样的独居青年越来越多。或主动或被动,独居正在成为青年人一种普遍的生活选择。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的报告,全球独居生活人数已经从1996年的1.53亿上升到2011年的2.77亿——15年里上升了55%,他们预计,到2020年全世界将新增4800万独居家庭。
中国的独居人数也经历了一个持续的上升期,从1990年独居人数占到全国人口的6%上升到2010年的14%。根据国家统计年鉴,2013年,独居人数达到了14.6%。上海,则是全国独居比例最高的城市,每4户中就有1户是只有一位家庭成员的,北京的比例则是1/5,但这还仅仅是在籍人口的统计数据。
除了离异、丧偶,以及基数很大的空巢老人之外,在大城市的独居者中有一群像周云晴一样的年轻人,他们被称为“空巢青年”。
“这里有满大街便利店、咖啡厅和快餐馆,还有满大街和我一样一个人生活的年轻人。”在上海独自居住2年的“90后”江苏女生李丽如说,“这里,没有任何人会来干涉我,也让我充分体会了空巢的孤独。”
不知如何是好
只知孤身一人
李丽如把自己的生活总结为“数字生活”:20平方米,这是她居所的面积,一个卧室、一个小客厅、一个厕所,三位一体,但每个月付房租要用掉一半的工资;30个,这是她平均每月在网上买东西的订单数量,大到微波炉、洗衣机,小到垃圾袋、泡面,都通过网购解决;40分钟,每天吃饭,她会用近40分钟的时间,从周围50多家外卖里精挑细选;1000次,她在手机里安装了统计手机使用次数的应用,结果是,平均每天点击手机1000次。
回想两年前,刚刚来到上海,李丽如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怎么住。毫无疑问,“空巢青年”的一大特征就是一个人住,并且住得并不宽敞。“好奇心日报”曾在调查中设置其中一个住房选项为“30平方米的出租屋”,实际调查中不少参与者表示,“连30平方米都没有”,身在“帝都”或“魔都”的我“只有16平方米”,很可能连做套有氧操都空不出地方来。
然而,虽然面积小,但李丽如的家还是布置得相当考究:室内小吧台、日式窗帘风铃、无印良品全套被褥,床边放着两个北欧风格的椅子,上面躺着一只高冷的折耳猫。
尽管一个人,但李丽如的椅子、靠垫、碗筷都是双份的,“一对,视觉效果才好”。但她也承认,另一套从没用过。在李丽如的家,你会感受到每一个角落都透着“一个人也要好好过”的决心。但这决心过大了,反而显得有点焦虑。
李丽如从事的是笔译工作,所以经常可以自己安排时间,她觉得自己很自由。一个人看书、工作、休息,不与其他人产生关系,也大大降低了日常消耗。
没人打扰的日子悠闲却也格外漫长。没有工作的日子里,她早上醒来不知如何是好,既没有什么安排,又孤身一人。一开始她以看电视、看视频转移注意力,不去想为什么要这样生活,但后来却发现这更增加了沮丧与孤独。
采访中,记者问李丽如,“有人说,‘空巢青年’的出行习惯就是不出行,这是因为抗拒社交吗?”
在李丽如眼中,“空巢青年”的不出门和“宅男宅女”的不出门还是有微妙不同的。“空巢青年”不出门不是因为抗拒社交,他们别提有多渴望社交了,渴望到什么地步呢?觉得上班都还不错,至少有人说说话。
她也深知,自己应该离开房间到外面与人交际,却缺乏动力。一切都和大学时代完全不同,人们不会路过来敲门,而交朋友也越来越难,每个人都很忙,大家都没什么时间。
在空巢生活中,“一个人吃什么”成了最大问题。在一项针对“空巢青年”的调查中,获得最多共鸣的选项就是“外卖红包多到不好意思群发,发给文件传输助手自己领一下”,5447次表态中有16.2%的人认为这是“空巢青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对此,李丽如深有同感:自己叫外卖,有时都凑不满起送费,点一次能吃三顿;用电饭煲煮饭,一顿饭需要的米都铺不满锅底; 水果一次就买一两个,经常被水果店老板嫌弃; 买了很多方便食品,多半都会因为忘记吃而过期,然后再买,如此循环。
每每夜深,李丽如看着对面楼房窗户里的灯一盏盏亮起,就觉得每个独居在大城市的年轻人都回到了他们的房间,就像安托万笔下的小王子又回到了每个人的小星球上……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