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整合医学 > 正文

军魂留心中 军威扬四海——记中国国家武术散打队

整合医学
来源: 标签:散打队军魂中国 2016-08-01 11:33:46
7月16日,中国国家武术散打队近一个月的集训结束,他们的下一个大赛目标是即将在台湾举行的亚洲武术锦标赛,这将是又一次大赛的洗礼。
   张根学总教练(左一)带领中国队入场比赛。
 7月16日,中国国家武术散打队近一个月的集训结束,他们的下一个大赛目标是即将在台湾举行的亚洲武术锦标赛,这将是又一次大赛的洗礼。 
 
中国国家武术散打队,自从2012年2月宣布训练基地常设西安以来,转战世界各大赛场,英勇善战,所向披靡,在世界顶级大赛上拿到了35个世界冠军,涌现出了一大批世界级名将,而他们这一系列优异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在于他们有一位中国人民解放军侦察兵出身的总教练张根学,张总教练把他的多年在部队造就的优良传统带到了这支国家队中,军魂成为这支铁军的取胜法宝。 
 
总教练张根学:军人本色不改铁腕带队扬军威 
 
张根学16岁光荣入伍,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卫戍区三师十一团特务连一名战士。凭着他早年的摔跤、武术底子,他很快适应了侦察兵的生活和训练。随后,由于工作需要,张根学调入三师有着光荣传统的侦察连,在这个光荣的集体,张根学很快被打造成能够掌握侦察兵所具备的各种技能的全能战士,正是这样的英雄团队才把他打磨成了我军一名优秀的侦察兵。1983年武警部队正式组建,当年冬季上级领导决定从三师侦察连抽调一批技术骨干到武警部队,张根学就这样随他的几名战友一起到武警北京总队十一支队,成为武警擒敌班的战士。由于当年侦察连扎实的训练打下的深厚功底,张根学很快成长为武警擒拿格斗教员。数年的军营锤炼,部队铁律的塑造,使他深深懂得了任何个人的成功如果没有团队的成功最终会一事无成,而部队优良的战斗作风影响了他一生,也影响了整个中国武术散打队。从部队光荣退役后,他又成为新中国最早一批从事武术散打训练的教练员,带领陕西武术散打队异军突起,并且从2005年起担任中国武术散打队总教练。他是唯一的在中国武术历史上真正参加过奥运会,走进奥林匹克殿堂的中国武术散打教练員,他是中国唯一一位在世界大赛上一天奏响11次国歌的国字号教练员,他也是唯一一位从解放军作战部队成长起来的国家队总教练,他更是国家队总教练岗位上唯一的陕西人。 
 
在西安丈八训练基地,每一位参加国家队集训的队员,都能够在饭堂里,在训练馆里,看到与他们同吃同住的张总教练,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下雪,不论是节假日还是周末。 
 
张根学爱武术散打,他的生命里、骨子里流淌的全是武术散打的血液。张根学更看重自己曾经的军人身份,多年的军营锤炼使他一直视荣誉比生命还要宝贵,他身上浓重的军人气质、多年形成的军旅生活习惯带给了国家武术散打队。张根学现在身兼数职,他既是陕西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陕西省武术协会主席,又是陕西省体育训练中心主任,按理说他每天的其他工作会很多,社会上的事也很多,但只要是国家队集训的时间,所有的日程排期都得给国家队让路。 
 
多少年过去,猛然间发现,作为领导干部依然在一线带队的,张根学这样的教练已经为数不多了。 
 
 著名作家莫言(中)来到国家武术散打基地与教练组合影。
 
既是军人 就要打出军人的气势 
 
由于是我们国家最高规格的武术散打队,多年来中国武术散打队里一直有很多现役军人队员,他们时刻牢记我军铁的纪律,保持着我军良好的精神风貌,一直在队伍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包括五夺世界冠军的武警体工队的秦力子,八一队的全国冠军满建刚,都是国家队中现役军人的姣姣者。 

最新宣布的国家武术散打队名单中,就有来自武警部队的朱记辉、杨雨以及来自解放军的王文忠三位队员,他们更是以出色的表现捍卫着我军在世界搏击上的地位和尊严。 

朱记辉,出生于河南上蔡,看上去文质彬彬,不说谁也不知道他就是一位散打悍将,2010年进入武警体工队,2012年进入国家队,目前为止,他几乎囊括了武术散打48公斤级这个级别上的国内、国际所有金牌。 

在小朱的记忆里,2015年参加第十三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的经历最让他难忘。在出征前的一次对抗训练中,小朱不慎伤了脚,直到出征世锦赛前,他才拆了绷带,但伤势依然没有完全恢复。当时在他面前有两个选择,要么退出比赛,要么带伤拚搏。出征前,在与教练组张总教练和领队田苏辉的谈话中,使他获得了巨大的力量:既是军人就要打出军人的气势!军人的荣光,再次在他的身上显现,正是在这样巨大的精神力量支撑下,朱记辉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将武术散打最高奖项世锦赛金牌拿回,为祖国,也为我军争得了巨大荣誉。 

同样来自武警部队的杨雨,体型却和小朱形成了巨大反差,他是武术散打95公斤级的一位世界级名将,不只在国内许多重大比赛中斩金夺银,他还在诸如环球拳王争霸赛、中泰对抗赛、中日搏击王者争霸赛等一系列国际大赛上夺得冠军,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重量级王者。

谈起在国家队的经历,年仅22岁的杨雨感触特别深的还是意志力的训练:在最困难时,都想着是不是到放弃的时候了,正是队里的领导的鼓励,军人的巨大荣誉感,让我最终坚持了下来,最终能够战胜自己,向着更高、更强的目标奋进。 

军魂 军纪 国家武术散打队的致胜法宝 

当然,在中国国家武术散打队的大家庭里,还有更多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地方队员。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每一次进入国家队训练基地,就是他们重塑军魂、重振军威的大好时机,一次次的熔炉锤炼使他们百炼成钢,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国家武术散打队多年来形成一个规定,那就是一进国家队的训练基地,这里必定成为军事化管理区域,所有队员的日常作息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教练、总教练也一样。2015年的12月24日,当总教练张根学、领队田苏辉与国家队队员一起在恶补英语课程时,闻讯赶来了一批新闻媒体记者,原来正当平安夜里很多年轻人在繁华的街市上狂欢时,敏感的记者发现了中国武术散打队的队员们所过的不一样的平安夜。 

很多队员在国家队集训后离开时,都忘不了西安基地的工作生活,更忘不了这里的教练、队员,他们常常在这里结下了战友情、生死情。在这里,他们不只在技战术上有了大的提升,最关键的是,在这个大集体里,他们被铸上了军人的印记,他们骨子里流淌的是军人的血液,他们信念里永不抹去的是矗立不倒的人民解放军的军魂! 

许家恒、吴雄、张坤、孔洪星、徐吉福、付高峰、王聪、刘玲玲、孟欣、章乱,李圆……,看着这一串串的闪光名字,他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段说不完的故事:训练场上挥汗如雨,为降体重承受的是生不如死的痛苦,比赛场上带伤搏杀,到了最关键时刻即使流血、骨折都要拿下比赛,这样的故事在他们每个人身上都遇到过,对于他们来说是太平常不过的事了。 

在西安国家武术散打基地里,这些青春勃发的小伙子和姑娘们,正是用他们的汗水、泪水、血水甚至于生命在捍卫着国家的尊严,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挺起了国家民族的脊梁,他们用忠诚诠释着他们是一支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队伍,我们能不为他们的付出而自豪、而骄傲? (本报记者 毛毛 通讯员 杨晓波)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频道精选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