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洛南:变了味儿的扶贫款 看似自愿实则无奈
今年62岁的樊兴民是洛南县四皓街道办张村的村民,因为儿子身体有病,只剩下他照顾2岁的孙子,平时做点木工活加上种地养活一家三口人,家里经济比较困难。今年2月份,他申请到了陕西省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资金6500元钱,但是这钱到现在他还没拿到手。
商洛市洛南县四皓街道办张村村民樊兴民说:“(张村)队长(村主任)当时要(一折通存折)我就没给,最后会计又来要,说是别人都给了,村上委托他办这个事呢,没办法,最后给了,过了一段时间,队长就把折子还给我了,钱人家领走了。”
樊秀莲还说:“6500块钱(扶贫款)大队(村上)领走了,没从我手里过,当时是从我手里把折子拿走的,我感觉不合理,我怀疑这钱他私人拿去了。”
村民告诉记者,他们在申请扶贫资金前,被要求签订一份加入洛南县栖凤湾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合同,申请下来的扶贫资金要以入股的形式加入这个蔬菜合作社。不签这个合同,就没资格申请扶贫资金。
樊兴民:“我就说叫我们(用扶贫款自己来)办个企业,人家说这个不允许,必须是他们安排的,这个(蔬菜合作社)办理,说是你们办不行,要统一规划呢,村上统一办菜棚呢,你行的话就给你6500(扶贫款),不行就不给你了。”
记者了解到,申请了扶贫资金的困难户,在今年都拿到了栖凤湾蔬菜专业合作社分红的650块钱。虽然拿到了所谓的分红,但大部分村民并不高兴,因为他们认为,国家费这么大劲、花这么多钱拨下来让大伙办企业的扶贫款,产生的效益应该全部属于扶贫户。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