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陕西留守儿童:少数能考入普通高中
问题三:
自卑,孩子性格偏执
在略阳县鱼洞子乡的中心小学查看了几个班的花名册和考试成绩登记表,“留守儿童”辍学或半辍学率约为3%,37%的留守儿童成绩较差,46%成绩中等偏下,仅有14%成绩比较优秀。据老师反映,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在完成家庭作业方面有明显差别。父母在身边的孩子,则作业完成比较及时、认真;留守儿童则经常拖欠,甚至抄袭,有的干脆厌学不做。白水县一位中学老师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总体差于非留守儿童,“双差生”绝大多数产生其中。我们在周至县一所中学调查了解到,“留守儿童”中,只有20%考入普通高中,30%的就读职中和中专,多达50%的孩子中考后便走上社会。
勉县勉阳镇初二女生梅梅,父母在外,自己照顾自己,由于缺乏管教,她染上了很多不良行为。之所以如此,用她的话来讲就是,“没人疼、没人爱,只能破罐子破摔。”有研究表明,成长中的儿童有心思时,选择的第一倾诉对象就是父母。
陕西师范大学在泾阳县对农村留守儿童做了一个“你有心思向谁诉说”的问卷调查,结果27%的孩子选择向自己诉说,18%的认为无人可诉,他们认为没有或很少有可以信赖的人。
由此看来,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沟通,最容易导致心理不够健全、性格畸形,从而出现行为偏执。
“六位一体”呵护:
让留守儿童的笑容灿烂起来
“我们的学生宿舍里配备有空调、电话,贫困生还可以享受生活补助,有专门的老师每天对学生进行集中辅导,全校老师都是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家长把孩子放在学校是很放心的。”
在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中心小学总务主任杨发明看来,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学习辅导上,孩子的品行习惯养成、亲情关爱、人身安全保障等问题也同样值得关注。推行代理家长制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就是学校教师、机关干部和社会爱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爱心呵护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阳阳(化名)是池河镇中心小学的一名留守儿童,爸爸在打工中出意外事故死亡,妈妈外出打工又失去联系,家庭的变故让她变得孤僻、自卑。辅导老师钟泽娥当上她的“代理家长”后,教她学习舞蹈、给她辅导功课、带她游玩、购物,阳阳慢慢打开了心扉,开始变得阳光、自信,因学习成绩好、思想品德好、文艺特长表现突出被推荐为全县“自强儿童”。
代理家长的亲情关爱使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自卑、孤僻、冷漠等心理问题得到了释怀。据了解,目前石泉县共有代理家长3000名,几乎每一个有困难的留守儿童都有代理家长的结对管护。
近几年来,石泉县通过力抓三大中心(留守儿童成长中心、校外活动中心、托管中心)和四支队伍(留守儿童教育管护队伍、代理家长队伍、志愿者服务队伍、教育管护专家队伍)建设,探索完善“六位一体”(党政统筹、部门联动、教育为主、社会参与、家庭尽责、儿童为本)的留守儿童教育管护工作模式,其经验先后在全省、全国推广,还荣获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记者 党柏峰
专家点评
尽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留守儿童”管护长效机制
□ 王军
儿童本来就应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父母身边,把他们从小就留在农村由他人代管,这是一件很残酷的现实。但这并不是农民工自己愿意看到的,为了生活,背井离乡,他们也很无奈。谁来拯救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有法律规范和制度约束的社会中,一切矛盾和问题的产生,都可以从不合理的制度中找到原因和答案,而制度的变革和完善也最终会使矛盾和问题得以圆满解决。留守儿童的产生,表面上看是农民工无力支付子女在城市生活的各种成本而把孩子留在农村,其实,大都市歧视的目光、高门槛和不公平的教育体制和户籍制度才是真正的原因。
留守儿童问题也绝不是单纯的儿童教育问题和农民工问题,而是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当今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的集中反映。如果不把它当成社会问题,我们的政策和制度就会出现盲点,势必产生“头疼医头,脚疼治脚”的现象。更让人忧心的是,伴随着农民工二代的出现,“留守儿童”问题有可能出现“代际更替”的“固化”趋势。
政府的最大资源就是有制定制度的优势,建立起“留守儿童”管理和教育的长效机制,一是把“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纳入政府民生工程,保证孩子在农村能够“守得住”,异地流动能够“流得出”;二是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实行农民工“市民待遇”,变“留守儿童”为“随行儿童”。让孩子尽可能幸福地生活在父母身边;三是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发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石泉县既不是资源大县,也不是经济强县,但是他们能够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做好“留守儿童”管护工作,这不是创新,而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尽心为民。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很值得推广
(作者系陕西省委农工办综合调研处处长)
记者手记
“农村工作关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决不能片面追求经济而忽视,财政再难也要投入。三留守人员关爱管护工作虽不直接产生GDP,但综合效益却是非常明显。”就破解农村三留守问题,石泉县委书记李启全给记者如此算账,“与其出现问题耗费大量的人、财、物力去弥补,不如做实工作从源头上解决。再者,留守问题解决了,表面看政府花钱了,但是我县外出人员可以挣到约5.5亿元,从这点看,我们怎么花钱都值当。”
留守人员家庭创业增收有7000万元;务工人员增收近6亿,社会治安满意率高达94.39%,连续5年保持和巩固了信访“三无”县成果……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农村留守管护机制取得了“四两拨千斤”的良好社会效果。
童年是美好的,理应充满无忧的阳光。哪怕是一缕冬日的阳光,但愿,也能够给他们些许的温暖和快乐。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