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522个在建项目到位资金303.95亿元 同比增长8.7% 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升级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招商引资资金项目 2015-08-02 13:43:32
截至6月底,渭南市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合同280个,总投资875 98亿元

    522个在建项目到位资金303.95亿元同比增长8.7%

    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升级

    昨日,从由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6月底,全市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合同280个,总投资875.98亿元。万达商业广场、凯泰五金机电、濠吉食品等522个在建项目,实现到位资金303.95亿元,同比增长8.7%,占年度目标任务的50.66%,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

    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吉渭强说,上半年,面对经济下行和市场投资趋紧放缓的新常态,我市抢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陕西东大门的历史机遇,按照“产业引领、招好选优,稳中求进、提质增效”总思路,积极实施科学招商、精准招商、务实招商,全力以赴扩合作、招项目、引资金,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升级。

    主要特点有:项目结构不断优化。从三次产业到位资金比例看,一、二、三产业到位资金分别占总到位资金的6.5%、53.31%和46.87%,其中文化、体育、娱乐业、商业、服务业增长较快,占比达到19.79%,呈现工业主导地位突出,商贸服务快速增长,农业投资提质增效的态势,招商引资成为全市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抓手。

    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全市在建的2.5亿元以上生产性大项目98个,实现到位资金94.42亿元。投资50亿元的富平神华热电联产项目、投资30亿元的高新区沃特马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池项目、投资3.5亿元的澄城县年产10万吨硫酸钾等一批重大项目快速推进。投资15亿元的合阳150MW光伏发电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6.3亿元的大荔中节能光伏农业科技大棚项目、投资1.5亿元的蒲城重泉古城项目、投资3.2亿元的临渭区关中印象生态桃花园项目、投资3.2亿元的白水瓦楞包装物流生产线等项目成为三产融合互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典范。

    招商方式更趋务实。改变普遍撒网、广泛对接的方式,积极开展精准招商、务实招商,着力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与各类商会、行业协会的联系,实行以商招商。先后拜访了北京、上海、贵州、河南等21家驻陕和渭南异地商会,捕捉到94条项目信息,邀请长江商学院企业家、沪浙知名企业家协会、北京渭南商会等5家商协会和中科集团、蒙旱草业集团等137家企业来渭考察,在智慧城市建设、文化旅游开发、云计算等方面达成了43个投资意向。市县两级组织36支招商小分队赴深圳、福州、连云港、重庆、北京等重点地区开展定点定向招商,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轻工行业协会进行了实质对接,与南车集团、重庆农业投资集团、海南创先科技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签订了投资协议。

    平台引资作用明显。依托国内大型综合展会聚集客商、项目等资源平台,坚持借台与搭台相结合,组织参加了海交会、第十九届西洽会暨丝博会和第六届全球秦商大会,自主举办了2015首届新丝路经济带西部农产品流通峰会、渭南市招商项目对接洽谈会、渭南市投资优势说明会以及丝路国家渭南行活动,累计吸引了韩国三星、汉能集团、红星国际等3200余名海内外客商参会。西洽会期间我市签约合同项目236个,总投资1105亿元,合同引资1098亿元,居全省第三位。

    对外开放力度加大。组织代表团赴中西亚地区开展考察访问,先后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黎巴嫩等国家举办了5场推介会,寻求与丝路沿线国家在农业、文化、经贸等方面的合作。邀请接待了韩国驻西安总领事,就深化我市与韩国友好关系、加快投资领域合作达成了共识。今年以来,我市先后与吉尔吉斯阿拉木图州喀拉萨依斯科地区、楚河州阿拉梅金区、黎巴嫩贝特马利市、美国北拉斯维加斯签署了发展国际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与安徽省宣城市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着力优化投资环境。修订完善了全市招商引资绩效考核办法,设置了区县产业引导系数,倒逼市县项目质量和效益提升。灵活对市级职能部门的考核,激发其支持招商引资、服务招商项目、优化发展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规清理了市县两级在土地、资源、税收等违法违规或损害公平竞争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进一步落实全省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的意见,杜绝区县以廉价供地、税收减免、低价配置资源等方式招商,避免恶性竞争、资源消耗,着力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投资环境。

    据吉渭强介绍,下一步将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积极衔接全市“十三五”产业发展重点和布局,围绕能源开发、3D打印、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优势资源和支柱产业,超前规划、编制一批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按照精简务实高效地原则,围绕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在上海、佛山、深圳等地举办产业转移推介会、投资优势说明等专场活动,专业对接意向客户。坚持带着项目招商的原则,有选择性地参加省上组织的西博会、乌洽会、厦洽会等国内重点展会,争取新签约一批项目。加强与中科院、纺织行业协会、食品行业协会、驻陕商协会联系,定期沟通信息,力争在项目引进上取得突破。紧盯红星美凯龙、上海复星、无锡小天鹅、红豆集团等知名企业,开展专业小分队定点招商,确保新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10个。同时,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招商干部队伍建设,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强化督导检查,以优化的发展环境,提升新常态下开展招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记者崔晓怡)

来源:渭南日报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