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一问消协:消费维权,容易吗?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消费维权 2015-03-16 09:23:08
每年的“3·15”都会引起广大消费者的巨大关注,今年也不例外。中国消费者协会将今年的“3·15”主题定为“携手共治,畅享消费”,陕西省、西安市也在“3·15”前夕公布了消费维权的十大案例和市民消费的十大投

    每年的“3·15”都会引起广大消费者的巨大关注,今年也不例外。中国消费者协会将今年的“3·15”主题定为“携手共治,畅享消费”,陕西省、西安市也在“3·15”前夕公布了消费维权的十大案例和市民消费的十大投诉,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消费,在实践中,消费维权到底难不难,生活中的消费陷阱又有哪些,畅享消费真的能够实现吗?

    “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商品和服务的交易中理应是平等、自愿、公平、公正的。但是,由于双方存在实力不平等,信息技术不对称的情况,消费者总体上处于实质上的弱势地位。在具体维权过程中,举证难、鉴定难、诉讼难推高了消费者的维权成本,成为消费维权工作瓶颈之一。”在谈到消费者维权面临的主要难点时,陕西省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郭琳这样说。

    举证难,心里有苦口难开

    2014年4月底,市民王女士在一家手机店购买了一部品牌手机,使用不到一个月突然手机出现屏裂现象。“当时我在玩手机,发现触摸屏失灵,再触屏,手机就自动锁屏了,仔细检查看到屏幕上裂了一条小缝。”一个月后,王女士找到该品牌手机售后服务人员维权,对方回复:王女士手机屏裂属于人为损坏,厂家不予保修。王女士一气之下将商家告上法庭,但因拿不出证据证明所购手机存在质量问题,最终王女士被法院判败诉。

    正是举证环节,让王女士的维权路举步维艰。手机屏幕出现裂痕到底是产品质量问题还是消费者使用不当?王女士想维权,就必须提供手机产品生产材料、制作工艺等信息,而这些信息的获取对于一名普通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太难了。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消费者很难对商品的科技含量有深刻了解,一些重要的信息资料完全由经营者所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往往难以取证甚至根本无法取证。而举证不能,消费者就很难维护自己的权益,支持自己的主张。

    维权时商家拒赔,王女士的困难出自哪里?律师分析指出,消费者要行使索赔权,面临的首要问题必然是用证据证明自己的索赔主张。按照消费纠纷属于民事纠纷范畴的推论,现行法律推行的是“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

    伴随着网购规模的持续增长,假货问题已经成为电商绕不过的话题。市民陈先生最近就遇上一件烦心事,他说:“我前阵子在网上订购了一瓶白酒,但收货后发现包装与我在实体店看到的不同。网购商品最怕遇到假货,所以想赶紧退掉。”然而,当陈先生与客服联系时,客服人员却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如果您在使用时对商品质量有疑问,可出具相关的书面证明,我们会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予以处理。”得到这样的回复,陈先生坦言自己懵了:“为了退货,我竟然还要充当‘举证者’的角色。最令人烦心的不是掏腰包举证,而是咱连去哪里验货都找不到。”面对繁琐的举证过程,陈先生打起了退堂鼓,最终放弃退货。

    据陕西省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介绍,举证能力缺失一直是广大消费者维权时面临的主要难题,目前从法律层面已开始探索破冰。新《消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新增举证倒置条款,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突破性规定,它有条件地改变了民法通则中

    “谁主张、谁举证”的惯例,将特定纠纷中的举证责任交由经营者承担,有效减轻了消费者的举证责任。

    “举证倒置对于消费者维权无疑是个好消息,但目前还仅针对机动车、电视机等耐用商品或装饰装修等服务。而在其他商品和服务的领域,举证难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大多数消费者。”郭琳说。

    鉴定难,花钱费力不讨好

    和举证难密切相关是高昂的鉴定费,这同样已经成为消费者维权路上的另一“拦路虎”。

    今年春节前,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在读研究生李同学花了500多元购买了一件羽绒服。没穿几天,李同学就发觉衣服上有一股异味,而且味道越来越重。李同学拿着发票找商家理论,商家以衣服为合格产品为由拒绝退货。

    于是,李同学拨打了12315维权,接听热线的工作人员表示,衣服的填充物很可能是粉碎后的鸭毛,而非鸭绒。但要想找到真正的原因,必须经过检测。

    去哪里检测?检测费用多少?“我光知道是要去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但究竟是哪里我问了好多人都不知道。后来我还是在网上发帖,通过网友回复才知道光是衣服质量的综合检测费用就要500元到1000元,如果检测结果达标,我则需要全额承担检测费用。”李同学无奈地说,“衣服花了500多,这再去检测花个几百元还不知道是个啥结果,万一在没查出什么就亏死了。还是算了,就当买个教训吧”。

    据了解,在商品质量纠纷中遭遇鉴定“高门槛”的消费者,远不止李同学一人。消费者要承担商品检测鉴定的费用,而高额的检测费用往往远超出纠纷商品本身的价值。几块钱的商品,常常要用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钱去鉴定,而且检测的程序繁琐、过程漫长。消费者单方送检,即使花了大量费用通过商品检测鉴定查明了问题,经营者也有可能以种种理由不承认检验结论。因此,在高高筑起的检测成本门槛前,许多消费者不得不像李同学一样选择了放弃。

    至于检测费用为什么如此昂贵,则各有各的说法。西安市一家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士说:“从技术上鉴定一个东西是否合格非常复杂,需要做多项实验,有时还需要反复做,然后进行数据比对。检测的机器很多都是进口的,用的试剂也很贵,所以检测费用自然水涨船高。”对此说法,也有专家表示,鉴定贵的主要问题还是垄断,机器设备的钱不能摊到消费者身上。

    同时,走访中还发现,在具有资质权威鉴定机构中,有一部分质量检测中心是不愿意接受个人委托检验的。据了解,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协会、工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仲裁机构、法院等在正式受理了投诉或立案后,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质检机构才接受委托。对于产品质量的鉴定,鉴定机构往往称必须得有委托单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检测中心工作人员说,质检机构多数是研究所,是相对独立的科研单位,一般不愿意参与到消费纠纷当中去,给自己找麻烦,不接受个人委托是“合理规避责任”。

    诉讼难,赢了官司输了钱

    伴随新消法的颁布,司法理念中,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可以说提高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但司法实践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却仍面临巨大考验。

    多次接手消费维权案件的律师王松算了一笔账,一般说来,一场官司在时间上,一审需要3个至6个月不等,二审为3个月。两次开庭审理,诉讼者跑法院次数不会少于10次,耗时耗力。在费用上,按照消费维权商品索赔标的,10000元以下商品,法院诉讼费为50元,10000元以上商品,诉讼者需交纳商品标价4%的法院诉讼费。律师费也是一笔不小开支,目前,民事诉讼的律师费用为3000元至5000元不等,一般法律工作者的费用则不会低于2000元。法院诉讼费与律师费两者相加,消费者承担的费用不会少于3000元。

    如此高昂的维权成本,许多消费者只能望而却步。因此,只有少数忍无可忍的消费者才会选择对簿公堂。

    诉讼维权难,针对网购的诉讼维权就更是难上加难。据介绍,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措施,网购维权案件近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在此类案件的审判实践中存在四方面的难题,造成当事人维权难及诉讼难。一是责任主体难确定。网上商家是虚拟的,由于对网络经营主体的市场准入缺乏强制性规定,不需要像实体商家一样进行工商登记,网购运营商为的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对网上商家的注册、经营、管理大多数没有相应的规范机制,一旦产生买卖纠纷,责任主体难以确认。二是相关证据收集难。由于网购买卖双方无书面合同,在购买物品的质量、价款、违约责任等方面缺少具体的约定,有些买家也不向卖家索取发票等购物凭证,造成诉讼中的举证难。三是诉讼成本高。网络购物的商品标的额大多数不高,采取诉讼程序解决纠纷,涉及异地送达、调查取证、产品检验等,造成维权成本过高和诉讼资源的浪费。四是管辖法院难确认。网络卖家一般不会把自己真实的住所告诉买家,所以很难确定买卖合同的履行地。对于没有被告的真实地址,没有进行工商登记,又无法确定合同履行地的案子,就产生了难以确定管辖法院的问题。

    针对近几年来不断出现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群体性消费事件,相当多的消费者衡量维权成本后,出于各种原因不愿意维权的现象,郭琳表示,修改后的“新消法”明确了消协的诉讼主体地位,对于群体性消费事件,消费者可以请求消协提起公益诉讼。

    “‘新消法’的内容更具体,可操作性大大增强,缓解了以往在调解工作中消费者举证难、责任难以认定等难题,不但更好地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有利于提高经营者的自律意识。”郭琳说。

    “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后,公益诉讼可以作为一种救济的补充途径。消费者势单力薄,诉讼过程曲折艰难,‘赢了官司输了钱’的结局让不少人望而却步。”王松律师认为,消费公益诉讼还应进一步扩张原告资格、明确诉讼范围、规范诉讼中消费者与消协之间的权利义务、对消协在诉讼中处分实体和程序权利的能力予以一定限制,才能使消费公益诉讼真正成为消费者维权的绿色通道。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