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整合医学 > 正文

中国医生榜样之刘建朝

整合医学
来源: 标签:中国榜样医生 2014-12-16 15:56:12
30年,这是一段很漫长的行医历程,对于北京军颐中医医院多动症、抽动症专家刘建朝而言,30年里的每一天,他都面对着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渴望得到康复患者。

    30年,这是一段很漫长的行医历程,对于北京军颐中医医院多动症、抽动症专家刘建朝而言,30年里的每一天,他都面对着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渴望得到康复患者。

      来找他的患者大部分是重症多动症、抽动症患者,甚至是成人多动症、抽动症患者,千里迢迢辗转来到北京军颐中医医院,只是为了让他来给个结论。许多患者的想法是“如果他说治不好,我们就死心了。”外地患者慕名而来,皆因他是目前国内治疗多动症、抽动症最权威的专家之一。

    一天不吃不喝,只为多看几个患者

      他的最高出诊纪录是一天接诊了53人。周而复始,日复一日。他从事的是一项枯燥和充满压力的工作,而支撑他不断前行的动力是“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点博爱精神和公益情怀”。

    这位主任级的医生,医院为他安排的专家门诊量是每天看30位病人。而无论是专家门诊还是普通门诊,最多的时候他一天看过五十多个病人。

为了节省时间多看病人,他可以一天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直到最后累到话也说不出来为止。

对待患者永远充满耐心

    每一天每一分钟,刘建朝几乎都在专注于每一个诊断,时而面带微笑的跟患者交流。沉着、有条不紊,半个小时一个患者,语气里充满了专业和仁慈。

      面对每天接诊的众多患者,医生难免烦躁,对于刘建朝这种每天接诊好几十位患者的医生,压力更大。

      坐在对面的患者往往是抓住难得的机会问来问去,甚至是揪着同一个问题不放。看完以后不放心,回来再跟他唠几句的也不少。

      面对这样的患者,刘建朝一遍遍解释。有时候他也为纠缠不休的患者着急,语气稍微加重,来一句:还没明白意思吗?去问护士。见患者有些局促不安,又叹气:我再给你说一遍。

      “几乎没见他大声嚷嚷和发脾气的时候。”他的助理告诉记者。

守住患者最后的希望

      因为大多数患者都是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慕名找来刘建朝,有时候,来找的患者,手里捏着一张皱皱巴巴的小纸条,上边写着刘建朝的名字。那纸条已被多次展开又攥紧,并沾上了汗渍。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不能让他们希望而来,失望而去。

不管面对多么严重的病人,刘建朝首先要做的都是树立患者看病的信心。有次,有位30多岁的抽动症患者找到刘建朝,已有十好几年的抽动症病史,患者本人对自己的病情已经不抱任何治愈的希望,这次是在家人的促使下找到了刘建朝。这位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产生了多种并发症。

患者本人的情绪也是相当的激动,对刘建朝说:“你要是治不好我的病,我就不活了!”就是在这一刻,刘建朝突然意识到自己对患者来说多么重要,自己身上的责任多么巨大。

为了治好这位患者的病,刘建朝跟患者一起在医院同吃同住,最后帮助患者治好了十几年的抽动症。

也是那次经历,笃定了刘建朝的信心,他在后来提到过——那天让他忽然明白,守住患者最后的希望,对医生来说,就是一种幸福。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