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日裔科学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日本已有22人得奖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日本科学家 2014-10-08 13:51:31
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日本名城大学终身教授赤崎勇、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村修二及名古屋大学教授天野浩。

从左到右依次是赤崎勇、山中伸弥和天野浩

  从左到右依次是赤崎勇、中村修二和天野浩。

 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日本名城大学终身教授赤崎勇、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村修二及名古屋大学教授天野浩。

据共同社消息,这是继2012年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52岁)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之后再次有日本学者荣获诺奖。至此,日本诺贝尔奖得主人数上升至22人,其中10人获得物理学奖,显示了日本在物理学领域的实力。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主要贡献是开发了蓝色发光二极管(LED),蓝色LED应用于节能且寿命长的照明器材。蓝色LED的出现使节电的高亮度照明器材成为可能,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因此受到高度评价。

上世纪60年代,人们发明了红色及绿色LED,但三原色之一的蓝色LED却因在材料结晶环节遇阻而被断言“难以在20世纪实现”。

时任名古屋大学教授的赤崎与天野一起向难倒了全球研究者的氮化镓结晶制作发起了挑战。经过反复实验,他们成功制成了氮化镓结晶,并于1989年在全球首次实现了蓝色LED。

随后,当时在德岛县日亚化学工业公司当技术员的中村独立研发出了大量生产氮化镓晶体的技术,并成功制成了高亮度蓝色LED。中村还发明了蓝色半导体激光器,并在全球首次将这两项发明投入实际生产。

蓝色LED的发明打开了自由表现色彩的大门,室外的大屏幕及信号器相继问世。蓝色激光器则使容量大于DVD的蓝光光碟的诞生成为可能。

将蓝色LED与黄色荧光物质结合制成的白色LED在迅速普及的过程中替代了白炽灯泡及荧光灯,取得了很高的节电效果。

中村1999年从日亚化工辞职并赴美担任大学教授。之后,他曾就专利权问题向日亚化工提起诉讼。2004年,东京地方法院认定有关发明价值约6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4亿元),并要求日亚化工支付200亿日元。双方最终在高等法院上达成和解,但该案引发了关于企业研发人员这一群体的反思。

颁奖仪式将于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3人将获得共计8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683万元)的奖金。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