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科技作用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
■关注大学生创业就业
本报记者 陈磊 整理报道
编者按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699万,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形势。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科技创新应大有作为。科技型企业和科研机构是最有利于发挥大学生聪明才智的就业载体;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研发项目是科技人才资源、吸引科技人才资源向“一线”聚集的重要纽带;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是服务创新创业的平台基地……
6月13日,科技部在北京召开“”视频会议,湖北省科技厅、广东省科技厅等代表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就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分享经验、介绍方法,本报特整理相关发言,以飨读者。
科技管理部门应主动担当,有所作为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省科技厅厅长 郭跃进
湖北是科教资源大省,在校大学生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今年,湖北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0万人。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科技系统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和工作空间,科技管理部门理应主动担当,有所作为!
今年5月,湖北科技厅制定出台了“科技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了通过“计划项目牵引、创新平台承载、孵化服务培育、创业投资引导”,建立科技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体系的工作目标,扶持一批大学生科技创业,促进万名大学生就业,并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首先,以科技项目吸纳大学生就业。鼓励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单位,录用应届大学毕业生和设立科技见习专门岗位。将吸纳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作为省级科技计划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在项目执行期内,允许将新录用和科研见习岗位的大学毕业生的人员费用从项目经费中列支。
第二,以科技创新平台承载大学生就业。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支持的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设立应届大学毕业生科技见习岗位,原则不少于两人,在科技创新平台专项计划中按一定标准予以经费补助。
第三,设立“湖北省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重点支持大学生在软件和互联网领域创业。
第四,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安排1000万的资金专门扶持初创期小企业,优先资助其转化大学生创新成果。
第五,支持省级以上孵化器设立“大学生创业专区”,提供“零房租”优惠,将孵化器吸纳大学生新创业企业的数量作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年度考核的指标。
第六,办好“东湖创新创业俱乐部”,组织开展“千名大学生创业培训”活动,加大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学生创业就业能力。
第七,支持建设一批省级大学科技园,促进高校毕业生就近就地创业就业。并将此作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八,积极拓展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支撑大学生创新创业。设立“科技天使投资基金”;建立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贷款担保体系、小微企业统贷统还平台。
专项行动启动实施以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纷纷开通“创业热线”,设立“大学生创业专区”,热情迎接创业大学生入驻。
创业成就梦想,行动改变命运
宁夏绿疏丰果产销合作社理事长 陈瑛
2011年,我从宁夏大学农学院植物营养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当时就业形势严峻,难以找到合适工作,我不顾家人反对,毅然选择了农村,走向了科技特派员创业之路。
我来到宁夏贺兰县习岗镇新平村后,发现农户种植蔬菜品种单一且种植技术落后,增收不明显。我曾组织农户到农业示范园区参观学习,农户总是看着激动,说着冲动,回来就是不动。后来我才明白,农民群众攒点钱不容易,不是不想干,而是不敢干,都怕市场风险,担心血汗钱打了水漂。
我参加了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班,决心像老科技特派员一样“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赢得农民的信赖。于是我开始筹措资金,购置温棚,成立合作社,到别的农业科技园区了解情况,向老师和专家请教。创业中,我得到自治区科特派创业专项和贺兰县科技部门项目资金10余万元的支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同时获得了科技特派员担保基金贴息贷款30万元,解决了资金难的问题。
自2012年2月开始实施,从整地、施肥、定植到田间管理都是我自己动手,在田间顶着太阳种植蔬菜,脸晒黑了,手掌磨出茧了,又苦又累,不敢有半点松懈情绪。我总是提醒自己,这是我的希望,也是村民的希望。我开展了番茄辣椒套种技术、番茄低段密植技术、沙培技术、设施温室养液土耕技术4项科技成果示范、引进苦瓜、番茄、甜瓜、丝瓜、樱桃番茄、彩椒等16个新品种,进行示范与推广。
历经5个月,我的大棚终于有了结果。2012年7月看到硕果累累的番茄、看到村民竖起的拇指我才松了口气。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节水节肥10%—15%,提高产量20%以上,年产值38000元/栋,仅大棚种植一项年收入就达到了10万元;此外,合作社与新华百货连锁店签订了供销合同,进行基地蔬菜直销,并利用农村信息化电子商务平台扩大销售渠道,为村民解决了后顾之忧,年销售蔬菜100万公斤,销售额520万元,探索出了“科技特派员+合作社+直销店”的新型设施农业发展之路。
两年的创业历程,虽然有过失落、有过迷茫,但科技特派员政策和各级领导的关心让我坚定了创业信念和信心;尽管苦过、累过,但是我的生活更加充实了;尽管没有进机关、外企,但我用所学知识实现了人生价值;尽管我的创业之路还很长,但在科技部门大力支持和科特派创业宽松政策环境下,我有信心做得更好。我要说,路就在脚下,路就在广阔的农村,创业成就梦想,行动改变命运。
发挥国家高新区的核心载体作用
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张耕
杭州高新区自建区以来,充分发挥软件信息、电子商务、物联网、动漫游戏等智力密集型产业优势,建立高校毕业生与企业人才供需对接机制,搭建大学生创业园载体,挖掘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潜力,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
下一步,将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产业发展、创新体系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提供广阔平台。
首先,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以产业促就业。杭州高新区积极推进“智慧e谷”建设。大力招引培育平台型企业,加快推进软件产业集群从产品型形态向研发服务型形态转变。加大培育“亿元规模”、“五十亿规模”、“百亿规模”的高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带动人才需求,创造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
其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大学生创业,以创业促就业。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在房租补贴、项目资助、人才招聘、创业辅导、融资对接、贡献奖励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降低创业门槛;大力实施“青蓝计划”,鼓励和扶持高校教师与科研院所专家通过带技术、带专利、带项目、带学生等形式在我区创业,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积极作用;建立完善创业导师制,聘任企业优秀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类专家、自主创业典型代表、社会创投风投机构专家等担任指导团导师,指导大学生企业创新商业模式;着力破解大学生创业的融资瓶颈,引导民营资本、社会资金对具有成长潜力的大学生创业企业进行投资;完善杭州高新区大学生创业园的创业服务体系,加强 “一站式”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孵化器和加速器的作用。
第三,加强培训和实习基地建设,以培训促就业。杭州高新区不断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院校为基础、社会参与的高校毕业生实训和见习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培训机构,充分发挥培训机构作用,今年在软件服务外包方面招收培训人员超过6000人。此外,还依托177家大学生实训(见习)基地,发挥技能实训、技能鉴定、就业服务的功能作用。
此外,还健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以服务促就业。高新区每年安排的1亿元人才专项资金,调动企业引进人才和吸纳应届毕业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为毕业生应聘洽谈、就业落户等开通绿色通道。进一步加强与国内高校的合作,组织不少于100家企业赴北京等国内高校集聚地城市开展校园招聘,大力引进各类紧缺急需优秀毕业生。建设一批创业人才公寓,以优惠低廉的租金、优质超值的服务吸引集聚高校毕业生安心创业。
大学科技园,搭建毕业生创业就业的平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 张军
北航大学科技园于2003年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2009年4月,北航大学科技园联合北航研究生院、招生就业处、学生处、团委等单位,设立“北航科技园双实双业综合基地”,同年被教育部、科技部认定为“双实双业基地”。
截至2012年底,北航大学科技园共有在孵化企业140家,其中大学生创业企业53家,共吸纳高校毕业生1220余人;已达成实习协议企业95家,提供实习岗位1200余个,实习总人数900余人。其中,学生创办的智明星通公司经过4年的发展,去年销售收入已达2.3亿元,现已进入上市程序。
北航大学科技园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首先,提供优惠条件,支持大学生创业。免费提供1000平米的创业用房、100个工位;对通过专家评审的创业项目提供3万元的创业基金。其次,开展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北航科技园联合北航有关部门开设\"科技创业\"选修课,举办创业讲座、沙龙等活动40余场,完成培训2000多人次。第三,建立创业导师制,强化创业全过程服务。聘请超过30位园区内的优秀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采用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定期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全程辅导。第四,吸引社会资金,解决创业资金需求。专门设立500万元的创业投资基金,已入股8家企业,并吸引创业投资超过8000万元。此外,还搭建信息化互动平台,发布相关政策、实习就业岗位、创业实训等信息,实现校内外人才与企业实际需求的互动。
科技特派员,企业揽才的绿色通道
广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龚国平
截至6月7日,广东省大学毕业生签约率已达70.43%,虽然位居全国前列,但是,目前距离毕业生离校时间已不足一个月,我省仍有近30%毕业生没有签约,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我省抓住省部院产学研合作契机,积极推行“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使得一大批在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应届毕业生,以企业科技特派员助理的方式入驻企业,协助特派员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生产经营等工作,大部分助理实现了就业。通过特派员助理的模式,既加快了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又减轻高校应届生实习实践压力,促进了大学生就业;既为企业培养一批适用型人才,为企业招揽优秀人才提供了机会,减少了企业雇佣风险。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状况下,特派员助理制度成为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也成为企业揽才的绿色通道,切实地解决了企业期待适用型人才、高校急需就业渠道、科研成果亟待产业化、毕业生期望顺利就业等多方面的问题。目前,已有来自全国294所高校和科技机构的6200名企业科技特派员,带领着2万多名特派员助理,进驻到广东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有效解决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此外,我们还加大对大学生科技创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搭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大学生创业苗圃、前孵化器等平台,举办各类创业大赛,选拔优秀的创业项目,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氛围。
把吸纳、培养人才视为发展核心
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戴林
天地伟业公司是我国安防监控领域龙头企业之一,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部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承担过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通过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公司科研实力快速提升,每年营业额和利润保持40%以上的增长,某些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每年研发投入占总收入的10%以上,为高端人才引进创造了条件。
天地伟业一直把吸纳、培养人才视为公司发展的核心工作,从1998年开始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逐年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用“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和文化留人”把人才凝聚起来,公司员工平均年龄29岁。近年来,每年都以20%的幅度增加员工工资。大学毕业生在天地伟业可以找到一个快速成长的平台,每个新员工入职后,公司都会安排一名导师,通过两三个月就能适应岗位、获得技术提升。同时,为营造适宜员工成长和发展的企业文化,公司出资成立了14个俱乐部,建成3000多平米的文体场馆,定期组织员工培训、集体旅游、活动聚餐、综艺晚会、技术比武等活动,促进员工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专注自身发展的同时,天地伟业更加注重承担社会责任。天津市为了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组建了创新创业讲师团,深入基层、大学宣讲。我有幸作为讲师团成员,多次在大学校园与高校师生共同分享创新的理念、创业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激发大学生干事创业的热情,为在全市形成“鼓励创新、倡导创业”的浓厚社会氛围贡献一己之力。
天地伟业的企业梦是:“做一家人性化的公司,使团队大多数人能够快乐工作、生活,分享企业成功;做一家业界优秀的公司,在技术和管理上有所作为,争取对行业发展作出贡献;力争在2025年,达到员工5000人、产值180亿元的规模。”面向未来,在“中国梦”、“天地梦”的愿景引领下,天地伟业有坚定的决心苦干实干,干出气势、干出水平、干出效果,为加速聚集“创新型人才”作出努力,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做出表率。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